地球上的螞蟻有多少?科學家研究:至少2萬兆

2022年09月26日16:50:08 科學 1888

你覺得全世界的螞蟻有多少? 是幾百億還是幾千億? 都不是,近期,一組來自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估算出了驚人的解答:2萬兆。

你有想過地球上到底有多少只螞蟻嗎? 來自香港大學的一組研究團隊認為,他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圖為分布在南美洲哥倫比亞伊瓦格(Ibague)的切葉蟻(Atta),這種螞蟻能舉起比它體重重20倍的物體。


地球上的螞蟻有多少?科學家研究:至少2萬兆 - 天天要聞


數一數,地球上的螞蟻有多少?

你曾經好奇過地球上的螞蟻有多少只嗎? 過去從未有科學家計算全球螞蟻的數量,但近期有6位科學家合力接下了這個挑戰,他們花費6年的時間估算出全球螞蟻的總數。

本周一(19),來自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發布一份研究,推算出地球上的螞蟻總數至少有2萬兆只,轉換成數字就是——20,000,000,000,000,000。 而研究團隊認為,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十分驚人,卻仍可能低估了這種昆蟲的總數。

集全世界研究之力得到驚人數字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並非實際到各地採集計算,而是通過分析各個國家的報告,從中找到489份可用的研究來預估全球螞蟻的數量,而他們採用的這些研究報告皆使用了嚴謹方法調查過當地的螞蟻數量。

此次研究的第一作者、前香港大學的生物科學學院研究員舒爾泰斯(Patrick Schultheiss)表示,這次的研究「真的是集全世界科學家的努力而成」,對於能得出2萬兆這個數字,他覺得十分吃驚。 因為如果將這個數字換算成重量來看,地球上所有螞蟻的總重量就會遠超過地球上所有鳥類與哺乳動物的重量總和,也相當於全世界人口總重的1/5。

猜猜看,哪個地方的螞蟻最多?

另外,研究團隊也在分析489份的研究後得到新發現。 他們觀察到,螞蟻雖然在世界各地且隨處可見,但它們數量最多的地方,其實集中在熱帶和亞熱帶區域,而在寒冷的地帶,像是南極和北極,它們的數量分布反而呈現最少。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無論是森林或沙漠地區,螞蟻的數量都十分豐富,但在人造的建築城市中,螞蟻的數量會明顯少於前者。

但研究團隊也坦承,他們採用的數百份研究數據中,收集到的螞蟻信息多數來自於地面的樣本,換言之,他們缺少關於樹上或地底下的螞蟻研究資料,而這可能會影響到最後推算出的結果。

地球上的螞蟻有多少?科學家研究:至少2萬兆 - 天天要聞

螞蟻雖然體型小,卻是地球上生物量最高的昆蟲種類,並在生態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螞蟻舉足輕重 生態系中的重要角色

過去,美國著名昆蟲學家、螞蟻權威研究者威爾森(Edward O. Wilson)就曾稱「螞蟻是支配這個世界的最小生物」。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螞蟻種類有1萬5,700種,它們在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角色,可以協助散播種子、增加土壤的養分,或是作為其他生物賴以維生的食物。

研究團隊也表示,由於近年全球昆蟲的棲息地慢慢消失、破碎化、化學藥物使用率高、外來種入侵與氣候變遷等因素,導致了昆蟲數量銳減,他們認為,科學家有必要監測昆蟲數量與全球分布情形,如此一來,才會知道那些物種面臨到威脅。 此次研究的共同作者、德國符茲堡大學(Julius Maximilian University)的昆蟲學家紐特(Sabine Nooten)表示,「這次研究讓我們對全球螞蟻的數量和分布有了比較的基準。 在未來,我們可以不斷重複地研究,到同一個地方,使用同樣的研究方法,觀察它們逐年的變化「。

關心螞蟻 從你我做起

研究團隊也希望喚起更多人對螞蟻的關心。 舒爾泰斯表示,在他們分析的數百份研究數據中,多數研究都不是關注螞蟻本身,而是研究某一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或了解其生態進化時,因需要計算到螞蟻的數量,才留下相關的數據樣本。

「我們希望這個研究能提高人們對螞蟻在全球分布情形的意識,並激勵到其他的科學家和公民動身前往我們最不熟悉的地方,研究那裡的螞蟻。 那些計算螞蟻的方法並不難,而我們的研究表明,再簡單基本的數據也能給出驚人的信息。 最終,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全球性的數據,幫助我們知道未來到底該怎麼做、我們應該要保護什麼。」 舒爾泰斯說道。


地球上的螞蟻有多少?科學家研究:至少2萬兆 - 天天要聞


地球上有多少只螞蟻?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2022年9月發布的最新研究推估,地球上至少有2萬兆只螞蟻。


世界上螞蟻最多的地方?

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擁有最多的螞蟻數量。


全世界的螞蟻有多少種?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螞蟻種類有1萬5,700種之多。

感謝你的閱讀,轉支持點贊,十分感謝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人造太陽」再添「中國貢獻」,今天交付起運 - 天天要聞

全球「人造太陽」再添「中國貢獻」,今天交付起運

4月11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的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ITER現場 。該部件的竣工交付,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
中國科學院發布訃告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發布訃告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微信公眾號11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神經科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郭愛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4月10日14時18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85歲。
華南師大深夜通報:鍾某某、吳某抄襲論文 - 天天要聞

華南師大深夜通報:鍾某某、吳某抄襲論文

4月11日凌晨,華南師範大學官方微信發布通報,全文如下:近日,我校關注到某平台發布「國內學者論文被指翻譯抄襲7年前英文論文」的信息,反映我校東南亞研究中心鍾某某、吳某發表的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問題。對此,學校高度重視,學校學術道德與學術仲裁專門委員會成立調查組第一時間啟動調查。經調查,該論文存在抄襲和未經他...
早·知道 | 撤稿!確認為抄襲 - 天天要聞

早·知道 | 撤稿!確認為抄襲

4月11日陰轉中雨16℃~29℃數據來自上海市氣象局今日看點聚焦:撤稿!確認為抄襲熱點1:官宣,免簽+1熱點2:知名老戲骨去世,曾出演《鹿鼎記》等多部經典作品熱點3:地鐵內「表白同性」,兩男子落網!成都警方通報熱點4:上海天氣即將劇變!風雨雷電霧,暴跌10℃今日聚焦撤稿!確認為抄襲開放時代雜誌社發布撤稿聲明:近日...
舊風力渦輪機葉片被回收利用製成更堅固的塑料 - 天天要聞

舊風力渦輪機葉片被回收利用製成更堅固的塑料

回收大型風力渦輪機葉片並非易事,因為它們由堅固的材料製成,能夠經受數十年的風雨侵蝕。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利用這些特性的方法,利用廢棄葉片製造出堅固耐用的塑料,而無需使用刺激性化學品。
工程師揭秘更清潔、更便宜的海水淡化方法 - 天天要聞

工程師揭秘更清潔、更便宜的海水淡化方法

消除傳統海水淡化廠的酸鹼處理可在全球範圍內節省數十億美元,使海水成為更具成本效益的飲用水來源。海水淡化廠可能很快就能通過使用新的碳布電極去除海水中的硼來消除昂貴化學品的使用,這是確保海水安全飲用的重要步驟。
匯川技術南京基地投產暨研發測試中心項目簽約活動舉行 - 天天要聞

匯川技術南京基地投產暨研發測試中心項目簽約活動舉行

【來源:南京日報】4月10日,匯川技術南京基地投產暨研發測試中心項目簽約活動舉行。市長陳之常,匯川技術董事長朱興明出席並見證。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林濤,匯川技術副總裁楊春祿參加。匯川技術是中國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的領軍企業,長期以來,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