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劉妍報道 用玉米做成的衣服、汽車、電器,你見過嗎?將拼接大自然的「原始積木」拆開,再以更適合人們需要的方式重新搭建起來,這正是合成生物的神奇之處。9月2日,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合成生物產業—實現碳中和最佳路徑論壇在太原舉行。多位科學家、教授及投資者們以「以生物智造重塑人類低碳生活」為主題,圍繞生物產業投資與政策、合成生物產業技術與創新兩大議題,共同探討合成生物前沿技術,為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探尋最佳路徑。

合成生物產業論壇在太原舉辦
如今,合成生物學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產業發展的「必爭之地」,各國紛紛把生物經濟發展上升到戰略高度,並積極出台合成生物相關政策。而本次論壇中多位生物技術行業技術專家和投資人的演講中都不約而同提到了2022年5月10日國家發改委頒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
「合成生物學在基因合成、基因編輯、蛋白質結構智能化設計等領域實現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這使得生物製造實現產業化,在成本上與化石原料競爭成為可能。」在題為《合成生物產業技術與創新》的主旨演講中,上海凱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修才表示,合成生物產業是藍海產業,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多、發展潛力足。

「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將成為探索合成生物材料替代化石原料,達成百萬噸級產業規模的一次重大實踐。」劉修才介紹,山西將合成生物產業鏈確定為重點產業鏈之一,把凱賽生物基聚醯胺系列單體和聚合材料列為核心項目予以扶持,山西綜合改革示範區為產業園項目建設投入200億元,配備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及產業政策。
產業協同,全鏈條發展尤為重要。凱賽生物副總裁楊晨博士和首席材料科學家官冰博士在《凱賽合成生物材料研究和產業化探究》中也講到:每一個產業化技術都經過了10多年的研發過程,生物新材料的應用,更是對技術和成本有更高的要求。規模化生產,生物新材料的核心競爭力,需要下游產業鏈一起支持。
「凱賽在山西投資以來,大家也把目光集聚到了山西。」凱賽生物副總裁臧慧卿介紹,在2020年項目落地山西之後,凱賽生物也在積極進行上下游產業的招商引入,「目前已有多家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落地山西,可以為合成生物學生物製造產品的下游發展配置資源。在未來,我們也希望能夠與更多的山西企業對接,將產品應用到更多行業中來。」


多位專家學者精彩發言
山西作為資源型經濟省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意義重大。近年來,我省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省委、省政府著眼構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確立了10條重點發展產業鏈,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合成生物大大減少碳排放,更加符合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正是我省重點發展的產業鏈之一。
山西綜改示範區作為全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排頭兵,致力於推動合成生物產業的發展,著力打造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利用凱賽生物在生物製造領域自主研發的一系列領跑世界的產業化技術,規劃建設大規模生物材料產業集群,並在產業生態園建設的基礎上,集合全國相關優勢資源,努力打造千億級合成生物產業集群,初步形成規模。
「山西綜改示範區合成生物已經有一定成效,我相信在未來在科研創新及產業發展方面會有新的突破。」在上海信彤投資管理中心執行事務合伙人王強看來,山西資源集中,政府支持力度大,同時配套完善,在合成生物發展上將大有可為。
論壇結束後,與會嘉賓前往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觀摩。目前,在該產業生態園內,全球首條年產4萬噸的生物法癸二酸生產線即將正式投產,全球首條年產90萬噸的生物基聚醯胺生產線正在全力建設中,預計於2023年建成投產。產業生態園的建成達產和生物基新材料產品在我省全面推廣應用,將帶動我省煤炭、運輸、紡絲服裝等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助力我省生物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責編: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