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宇宙浩瀚無垠,地球和人類在宇宙中渺小如塵埃,縱目望去,放眼整個宇宙,類似於銀河系的星系有近2000億個,而在類似銀河系的星系內部,至少又有大約2000億~4000億個類似於太陽一樣的恆星。
這意味著,在偌大的宇宙之中有極大幾率存在著與地球相似、甚至高於地球的文明,人類很有可能並不是銀河系中唯一的生命體,外星人或許真的存在。
相信大部分人都認為地球之外有其他文明,人類之外還有外星人的存在,但是,由於時代限制,人類認識能力與科技水平尚待發展成熟,人類一直未曾找到宇宙中的其他生命體。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人類一直找不到外星人,那是否能夠說明外星人並不存在?如果存在,那人類又是為何一直找不到自己在廣袤星際中的「鄰居」?
外星人並不存在
由於從未找到能夠證明外星人存在的直接和間接證據,有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其實並不存在地外文明,外星人也根本不存在。至於一些關於外星人的傳言都是無法證實真實性的。
比如典型的外星人駕駛UFO來過地球,其實,任何在天空中飛行或者漂浮的物體,只要我們還沒確認它的本質,就都可以稱它為UFO。
而現實中,由於影視劇等造成的刻板印象,許多人將UFO與外星人兩者之間直接划上等號,這顯然是過於絕對了。
我們不應該看到UFO這三個字母就將其和外星人聯繫在一起,想當然地發表一些沒有依據的言論。
實際上,大多數的UFO事件最終基本都被證明是自然現象。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前僱員James Oberg專門追溯到了數十年前報告的UFO事件和相關線索,最終發現,所謂的UFO事件都有其對應的自然事件可以解釋。
因此,關於人類為何找不到外星人,部分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外星人並不存在。
找不到的外星人
在1950年的一天, 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與同事閑談時提出,從年齡推測,浩瀚的宇宙之中應當存在生命星球、存在跟人類一樣的智慧文明,並且在理論上,一些文明應該早就成為了高級文明,具備了星際航行的能力。
於是,這位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出了一個靈魂之問:「外星人到底在哪兒?」這便是至今沒有答案的費米悖論。
「大過濾器」假說
費米悖論出現後,科學界對其展開了熱烈討論,紛紛試圖解答外星人謎題,「大過濾器」便是回答費米悖論的一個代表性理論,由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經濟學家羅賓·漢森提出。這個理論解釋了一個生物群想要成為先進文明體所需要滿足的條件。
行星系統理論認為,只要是處在恆星宜居帶內的類地行星,都具備生命誕生的條件,因此,在宇宙中,生命很有可能是普遍的存在。只不過,不同的生命星球在演化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不同的條件,也會走向不同的命運。
這就是「大過濾器」理論所要研究的問題。
簡單來說,「大過濾器」猜想認為,宇宙生命的演化發展必須要經歷九個階段或是步驟,只有通過了這九個階段,才能夠從最初的簡單生命一步步發展到星際文明階段。
每一個階段都是一道門檻,只有跨過去了才能夠進入下一個階段,而若是被其中某一個門檻絆倒了,理所當然地就被「過濾」掉了,也就是消亡。
有的生命星球,生命可能只演化到多細胞階段就因為災難而毀滅了,它們沒有跨過過濾器,一開始便被淘汰了;有的生命星球有可能發展到了智慧生命階段,可是還沒有走出母星球,卻也因為宇宙災難而毀滅了,同樣沒有跨過過濾器。
還有一些外星文明可能通過了前面所有的考驗,就差一步就能夠成為星際文明,可最終也是被遺憾地淘汰掉了。
而且,大過濾器按照難度不同分為九個不同的階段,每一個階段之間都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越是後期越為困難,只有全部邁上去了,才能成為一個足夠先進的文明。
但在沒有成為星際文明之前,不管一個文明的科技實力發展到何種程度,都無法阻擋一些宇宙災難對它的毀滅式打擊。
在數不盡的生命星球上,正是由於大過濾器的存在,數不盡的生命星球走向終點,始終沒有一個文明通過最終跨過,成為星際文明。
從這個理論來看,地球何嘗不是也面臨著被「過濾」的風險。
「黑暗森林」法則
同「大過濾器」理論一樣,「黑暗森林」也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 「黑暗森林「法則由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出,該理論認為,一旦某個宇宙文明被發現,就必然遭到其他宇宙文明的打擊。
在「黑暗森林」理論中,宇宙就像是一座黑暗森林,在這森林裡危機四伏、迷影重重,每一個文明都是獵人,他們如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小心翼翼,絲毫不敢驚動他人,因為這座森林裡還有許多像他一般的獵人,若一個不小心暴露了自己,那麼便成為了別人手中的獵物,任人宰割。
因此,以劉慈欣來看,外星人之所以沒有現身,其實和我們一樣,是害怕泄露自己的位置,招致殺身之禍。
一旦我們大張旗鼓地向宇宙發射了能夠被定位的信號,就會瞬間成為攻擊的對象,這對於外星人而言也是一樣的,因此不管怎麼樣,外星人都不會讓我們找到它們。
因此,若按照這一理論來解釋人類找不到外星人的原因,便是因為外星文明出於安全的考慮,不願現身。
在這個意義上,外星文明不管等級高低,其實跟地球與人類一樣,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也都在竭力避免暴露自身,使自身遭受危險。
動物園假說
動物園假說由天文學家約翰·鮑爾提出,從本質上來講,它也是對費米悖論的一個回答。
這一假說認為,在無際的宇宙里,確實存在著外星生命,這些外星生命有著更為先進的科技文明,並以此來觀察地球。
因為某種原因,這些外星人不能或者不願直接接觸地球上的人類,因而只能允許人類自然進化,不過人類的進化與發展都是處於他們的觀測之中的。
類似於人們在動物園觀察動物,只不過這次,人類不再是將動物關在籠子里的主導者,而是被外星人控制在地球上的生物,被觀摩、被監測的動物成了人類自己。而外星人們就隱藏在宇宙的更深處,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凝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綜上所述,關於費米悖論,科學家們主要提供了「大過濾器」假說、「黑暗森林」法則以及動物園假說這三種觀點來解釋,雖無法證明其科學性,但確是給人類找不到外星人這一謎題提供了很多想像空間。
結語
對於人類為何找不到外星人,科學家們都盡其所能地提供了各自的解釋,這些解釋不一定都是客觀科學的,但以現階段的人類認識能力來看,想要對此找出一個無可爭議的答案,顯然是脫離實際的。
但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人類對於星辰大海的探索不會停止,只要科技一直進步,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終究能解開這一謎題,解開外星文明的神秘面紗,識得外星人的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