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2022年08月26日15:47:07 科學 1871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近鄰人馬座星系是最靠近太陽的一個星系,在其系統里有一顆地外行星比鄰星B,根據天文學家的說法,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行星,因為這是目前為止發現的特徵最接近地球的行星。而其所在星系的恆星半人馬星,其體積小於太陽。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好像發現了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 天天要聞


比鄰星 B是一個略大於地球的星球,其在其可居住的區域中自轉和公轉。科學家猜測在上面可能會有水,甚至可能存在生命。雖然比鄰 B和地球很像,但卻是一個陌生的星球。比鄰星 a的母星半人馬座是一顆奇異的三星,天文學家們至今還沒有搞明白這個系統的運行原理。初步判斷其他兩個是雙星,也就是說,他們的軌道都是相同的重力中心,他們共同被稱作「半人馬阿爾法」!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 天天要聞


根據天文學家的觀點,半人馬座的主星可以通過其他兩顆恆星,或與其在一定的軌道上存在著重力質心。如果是這樣的話,繞著半人馬阿爾法軌道飛行要花上五十萬年的時間。若不離開這一地區,則要花費幾百萬年的時間。過去人們認為,「近鄰」等紅矮星由於彼此間的距離過近,不能支持適宜居住的星球,但是,由於其軌道距離:據天文學家稱,目前紅矮星是尋找適合居住的太陽系以外行星的最佳地點。英國《衛報》發布了一份來自於半人馬星座 B的奇異訊息。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 天天要聞


這顆恆星與我們相距4.2光年,這個信號看起來是從這個離我們最近的恆星那裡傳來的。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高科技的外星人智慧信號,但事實上則相反,但是目前還不知道該信號代表的意義,除非到達比鄰星去觀測。但是要想到達比鄰星 B是不可能的,因此天文學家們只能從地球上觀測。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 天天要聞


在此期間,他們在哈佛天文學家 arxiv Loeb的一份報告中發表了該內容。 Loeb擁有與克里德伯格在行星大氣層領域的專家,他推測,一個在它的小型紅矮星附近活動的文明,很有可能會被永恆不變的潮汐所困,類似地月系統。洛布說,在沒有專用儀器的情況下,要在半人馬星座附近發現恆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為了尋找這顆太陽系外行星的主要恆星,天文學家們不得不用一些技巧,當行星繞著恆星轉動時產生的重力會使它們輕微地抖動。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 天天要聞


利用歐洲南部天文台的望遠鏡,通過觀測多普勒效應或者視在波長的改變,智利的天文學家對半人馬座比鄰星進行了一次多普勒振蕩,結果發現,該天體周圍環繞著一顆直徑略大於地球的行星,距離其母星約430萬公里。但是,這個星系之間的差別很大。紅矮星半人馬星是一個比它的鄰居,它的半徑只有太陽的15%,它的溫度要低很多。所以,比鄰星 B與人馬座比鄰星的距離實際上要比地球更近。由於其坐落在宜居區,所以一顆小型的恆星看上去應該會更加協調,但可喜的是,在紅矮星上,恆星耀斑比在太陽中出現得更多。所以,與相鄰星系相比, 其行星所經受的極端太空氣候要多於地球。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 天天要聞


隨著人類與氣候變化及其日益惡化的影響等重大問題作鬥爭,人們有時會考慮人類是否有可能在另一個行星上生存,因為地球上的生命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比鄰星 B不一定適合居住,儘管它位於可居住區。舉例來說,儘管它位於可居住區,也就是距離其主星的距離,水可以在行星表面聚集。但是我們必須考慮行星是否真的有水,或者大氣層是否能在該軌道上持續。在這一點上,所有理論都認為比鄰星B擁有合適的大氣層,但是它距離母星太近了,半人馬座近星產生的平均輻射量很大。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 天天要聞


在高強度的紫外線作用下,大氣分子被電離,電子被打碎,並形成一束帶電的微粒。兩個不同的電荷間的相互吸引,使得更多帶負電荷的電子脫離大氣,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電荷分離,使帶正電的離子被推入太空中,與地球相比,比鄰星B所遭受的輻射強度要強上百倍。這些放射性物質可以釋放出足夠的能量,慢慢地把像氧氣、氮這樣的重元素和最輕的氫分子分離開來。研究者們對兩個增加大氣損耗的因素進行了研究,以了解這個過程的改變,他們首先將熱層或者是中空的氣溫作為參考。他們發現,隨著越來越多的太陽輻射,熱層的溫度升高,大氣的逃逸也隨之升高,這是也是最近比鄰星上發現的異常現象。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還考慮了比鄰星B極地帽的大小,即發生大氣逃逸的區域。在他們的磁極,行星是最大的極帽易受磁效應的影響,當兩極的磁力線閉合時,極帽受到約束,帶電粒子被困在地球附近。另一方面,當磁力線打開時,會發生更多逃逸,從而提供通向空間的單向路徑。研究人員證明,如果它有最高的熱層溫度和完全開放的磁場,在科學家的最低溫度和封閉磁場假設下,大部分質量在20億年內逃逸,換句話說,這顆行星最終也會失去生命存在的條件。

比鄰星B出事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正在失去「生命條件」 - 天天要聞


由於紅矮星是銀河系中最冷、最小和最普遍的恆星,它們經常是系外行星搜索的目標。行星需要保持緊密的軌道,然而,科學家們發現,這種近距離的距離對於大氣的生存或可持續性來說是沒有希望的,除非大氣損失被其他一些過程所抵消,例如大量的火山活動或彗星轟擊。我們認為,如果比鄰星 B上存在生命,那麼這種生命與我們自己的星球上存在的生命可能完全不同,因為這個物種需要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下出現和生長。因此我們最好的希望是鑽取並尋找地表下的生命。那麼你認為比鄰星 B有希望存在生命嗎?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 天天要聞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一、形態特徵龍葵屬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間。其莖直立生長,呈圓柱形,具有縱棱紋,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漸光滑。葉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長2.5-10厘米,寬1.5-5.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 天天要聞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569期】國 內 航 天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近日,葉培建院士來到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附城小學,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講堂。這場溫暖的相遇,源於葉培建院士心底的雙重牽掛。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葉院士擔任總指揮、總設計師和顧問的每一次任務,都取得了圓滿成功,無數個日夜的...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 天天要聞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著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著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