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2022年06月30日18:45:36 科學 1795

日前

省委、省政府舉行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表彰2021年度省科學技術獎


江蘇鑫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田新博士為首的創新團隊

憑藉

《集成電路用高純電子級多晶硅大規模產業化技術》

獲得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這也是經開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

的又一項重要突破


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 天天要聞


電子級多晶硅


是國家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原材料,長期以來,生產技術一直由國外壟斷,成為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瓶頸。


江蘇鑫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協鑫集團光伏龍頭企業協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經營範圍主要是研發、生產及銷售半導體級多晶硅及其他半導體原材料和電化產品。


總投資約38億元,生產規模為5000噸/年,產能位列全球第三。該項目是工信部2016年強基工程中標項目、江蘇省重點項目、徐州市重大項目。


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 天天要聞


歷經6年多的時間,田新帶領鑫華半導體不斷攻克難關,突破技術重圍,不僅填補國內半導體級原材料製造的空白,成為助推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的重要力量,還讓鑫華半導體躋身行業前列,成為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子級多晶硅實現量產


作為國內多晶硅材料研發、生產的龍頭企業,協鑫在該領域已有近十年的積累。


站在協鑫GCL法多晶硅超大規模清潔生產技術的基礎上,立足自身核心技術體系,田新帶領團隊對國外現有的先進技術去蕪存菁,歷經3年多的技術整合和研發攻關,自主構造出「精餾提純、氣相沉積、副產物循環利用、產品自動化處理」的閉路循環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團隊完成了超過600項的核心技術和設備的改進、創新,最終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級多晶硅生產工藝,在技術層面不再受制於人,水平比肩國際領軍企業。


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 天天要聞


生產工藝實現突破,但大規模生產線依舊是擺在田新與團隊面前的一大難題。沒有設備,鑫華半導體便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理念和半導體行業製造標準的基礎上,聯合眾多國內設備廠家共同開發。

  • 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團隊與設備廠家不僅開發出潔凈設備、潔凈材料,讓整個項目的設備國產化率超過70%,還不斷改良工藝技術,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實現了國內相關設備的從無到有,創造了多個行業「首次」

  • 在此基礎上,田新帶領鑫華半導體率先在國內建成了首條世界水平的5000噸/年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這不僅是電子級多晶硅大規模產業化在國內的首次亮相,更是痕量雜質提純、高等級潔凈控制、全流程在線質量監控等長期困擾我國高純電子級多晶硅量產關鍵難題的跨越和突破

  • 鑫華半導體生產的電子級多晶硅產品的高純特性達到了目前工業提純能實現的最高水平,成為國內高端電子級多晶硅的標杆,並實現6英寸到12英寸硅晶圓的全覆蓋。

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 天天要聞


集成電路原材料自主可控


電子級多晶硅是集成電路的關鍵基礎材料,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石。過去中國市場的集成電路用電子級多晶硅完全依賴進口。正是一種責任感,讓鑫華半導體承擔了多項國家級課題,成功突破海外多年技術封鎖,填補了國內半導體級原材料的空白。


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 天天要聞


2019年5月,裝載著集成電路用高純度硅料的貨船緩緩駛出港口,駛向韓國。當日,江蘇鑫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協鑫集團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田新雖如往常一樣忙碌在研發的崗位上,但思緒卻禁不住地翻湧奔騰。

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 天天要聞

1年多的時間317次生產試驗629項技術和設備的優化改進,憑藉著70%的國產設備,鑫華半導體終於系統性解決了集成電路用高純度硅料雜質釋放這一業界難題,生產的集成電路用高純度硅料通過一系列嚴格的驗證、檢測,實現了小批量出口。


從數量上看,這批高純度硅料的出口似乎並不出奇,但對於在集成電路領域長期處於「卡脖子」狀態的國內半導體材料行業而言,鑫華半導體的這次出口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不僅突破了原料端徹底祛除和雜質控制這一技術,還在全球首創自動化無接觸的硅料處理系統,成為我國首家向國際市場出口集成電路用高純度多晶硅的製造企業,標誌著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突破海外多年技術封鎖,填補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的一項空白。


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 天天要聞


「鑫華半導體的成立是帶著使命的,就是為了解決中國集成電路原材料電子級多晶硅完全依賴進口、受制於人的局面。」

田新說,當時,電子級多晶硅材料的技術完全掌握在德國、日本等國家手中,國內在該領域的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等不到,也要不到,田新和研發團隊面對的,是幾近於空白的技術領域。


從零開始,在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理論研究基礎和產業化經驗極度缺乏的基礎上,田新帶領團隊通過自主研發並積極調動和引入智能製造、先進材料等相關領域的成果,主導研究開發了三氯氫硅超痕量雜質提純等技術,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高純多晶硅領域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了對國外老牌企業的彎道超車。


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 天天要聞


作為技術和工藝的總負責人,田新不僅發表多篇專業性論文,擁有11項電子級多晶硅相關發明專利,獲得江蘇省智能製造專家、中國IC發展優秀青年科學家、徐州市傑出科創企業家等榮譽稱號,還組織和帶領團隊多次承擔國家級、省級高精尖縱向課題的研究,實現了多個技術領域的突破。


  • 2016年國家工信部「強基工程」
  • 2018年江蘇省科技廳「前瞻項目」
  • 2019年江蘇省科技廳「核心技術攻關」
  • ……

田新和團隊持續性地進行技術突破和創新,夯實了鑫華半導體在電子級多晶硅技術領域的技術基礎。鑫華半導體也因此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取得了對國外先進企業的技術優勢。

  • 2020年,鑫華半導體榮獲工信部下屬的賽迪諮詢頒發的「IC獨角獸企業」稱號。

打破國外壟斷!產能全球第三!這個團隊厲害啊 - 天天要聞


文稿:金龍湖快報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 天天要聞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引言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月球宛如一顆孤獨的明珠,長久以來都是人類嚮往和探索的聖地。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上的新發現,無疑給人類帶來了前所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 天天要聞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封面新聞記者 苟春6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四川分局獲悉,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四川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聯合發表了一個鳳仙花科鳳仙花屬植物新種,並將其命名為滎經鳳仙花。滎經鳳仙花。攝影 宋心強據了解,鳳仙花屬是鳳仙花科中最大的屬,全世界有1000餘種,主要產於歐亞大陸的熱帶...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 天天要聞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 譚羽清 馬曉玉 張崢航天技術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更是人類探索宇宙、認知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航天活動,人類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奧秘,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同時,航天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的進
最新研究顯示,這些常吃的食物會影響大腦,增加焦慮/抑鬱風險 - 天天要聞

最新研究顯示,這些常吃的食物會影響大腦,增加焦慮/抑鬱風險

撰文丨宋文法來源丨醫諾維當我們壓力大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吃垃圾食品來緩解壓力,殊不知,這種做法會適得其反。高脂飲食(HFD),是指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早期多項研究顯示,長期高脂飲食可能誘發多種慢性疾病、肥胖,甚至癌症,此外,高脂飲食還會以某種方式影響你的大腦,從而引發焦慮。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
中科院院士陳十一:工業軟體影響「萬億級」GDP,武漢可將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結合 - 天天要聞

中科院院士陳十一:工業軟體影響「萬億級」GDP,武漢可將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結合

6月14日,第二屆軟體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舉行。大會主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以《工業軟體引領數智革新 激發未來產業新動能》為題進行了主旨演講。他指出,當前工業軟體已經應用到各個行業,不用工業軟體做設計的企業不是創新企業。武漢可將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結合起來,解決製造業核心的技術提升問題,甚...
多學科知識完美融合,走進衡川實驗首屆青少年科學影像節 - 天天要聞

多學科知識完美融合,走進衡川實驗首屆青少年科學影像節

為豐富學生學習生活,促進學科融合教學,6月5日,自貢衡川實驗學校高一年級舉辦了首屆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活動將科學、美術、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學科知識完美融合,共收到學生科普影像作品35部,現場展示作品14部。富順縣美術教研員林霞、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