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BA.4/5新變異株最近全球範圍激增,接下來將發生什麼?

2022年06月27日02:54:07 科學 1660

就像好萊塢連續劇令人麻木的續集之後又開始續集製作一樣,Omicron它又回來了。


僅在變異的BA.2譜系在全球引起激增的幾周後,另外兩個Omicron分支正在全球興起。BA.4和BA.5是Omicron不斷增長的冠狀病毒亞型家族最新成員。這兩種病毒於4月被南非科學家首次發現,並與隨後南非病例的增加有關。全球幾十個國家都檢測到了這種病毒。


BA.4 和BA.5正在全球範圍內激增,因為它們的傳播速度比其他流通的變異株(主要是導致年初病例激增的BA.2)更快。但到目前為止,最新的Omicron變異株似乎比其「老表兄」造成的死亡和住院人數更少,這表明不斷增長的人群免疫力正在緩和COVID-19 疫情激增的直接後果。


6月23日,一篇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文章探討了BA.4和BA.5變異株的增長對疫情意味著什麼。


奧密克戎BA.4/5新變異株最近全球範圍激增,接下來將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BA.4 和BA.5是什麼?

與去年年底引發大多數國家Omicron疫情波的BA.1毒株相比,這兩種變體與BA.2更為相似。但是BA.4 和BA.5攜帶自己獨特的突變,包括病毒刺突蛋白中L452R和F486V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改變其與宿主細胞結合的能力,從而繞過某些免疫反應。


今年5月,medRxiv預印本平台上的一篇文章發現BA.4和BA.5與早期Omicron毒株有相同的起源。但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進化遺傳學家Bette Korber和William Fischer領導的一項未發表的分析表明,這些變異株可能是BA.2的分支 。


Korber和Fischer還發現許多在公共資料庫中被歸類為BA.2的基因組序列實際上是BA.4或BA.5。因此,研究人員可能低估了變異株的持續增長,以及它們攜帶的突變的多樣性。

為什麼這些變異株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

變異株的傳播優勢可能來自加速感染的生物學變化,如允許病毒更快地感染更多的人。「但BA.4和BA.5的上升似乎源於它們感染對早期形式Omicron和其他變異株免疫的人的能力。」伯爾尼大學計算流行病學家Christian Althaus說道。


由於亞洲以外的大多數國家在控制SARS-CoV-2方面做得很少,BA.4 和BA.5疫情的上升(以及不可避免的下降)將幾乎完全由人口免疫力驅動。當保護措施停止時,病例會增加,只有當足夠多的人被感染時,病例才會減少。


根據BA.5疫情在瑞士的上升情況(瑞士的BA.4流行率較低),Althaus估計那裡大約有15%的人會被感染。但由於各國的COVID-19疫情波動歷史和疫苗接種率不同,各國現在可能有不同的免疫狀況。因此,BA.4和BA.5疫情波的大小因地而異。他說:「在一些國家可能是5%,在其他國家可能是30%。這完全取決於他們的免疫狀況。」

BA.4和BA.5將給社會帶來哪些影響?

BA.4和BA.5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影響並不相同。約翰內斯堡國家傳染病研究所的公共衛生專家Waasila Jassat表示,儘管南非感染人數很多,但在BA.4和BA.5流行期間,南非的住院和死亡人數僅小幅上升。


Jassat和同事在一項即將發表在medRxiv預印本上的研究中指出,與早前的Omicron疫情爆發相比,南非BA.4和BA.5流行導致的住院率變化不大,死亡率甚至更低。從住院與死亡人數來看,兩次Omicron爆發的嚴重程度都比Delta爆發更加溫和。


但是在南非以外的國家,BA.4和BA.5帶來了更加嚴重的後果。儘管葡萄牙的COVID-19疫苗和加強針的接種率很高,BA.4和BA.5爆髮帶來的死亡與住院水平與第一波Omicron疫情相似。


Althaus表示,這種差異可能是葡萄牙的人口結構導致的。「老齡人口越多,疾病的後果越嚴重。」Jassat則認為,國家的群體免疫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她表示,儘管只有1/2的成年南非居民接種了疫苗,且只有5%接種了加強針,但由於早期COVID-19爆發導致全國高感染率,居民已經形成了混合群體免疫防護牆,可為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全國人口帶來保護。

疫苗對變異株的作用如何?

研究結果均表明,疫苗誘發的抗體對阻斷BA.4與BA.5的效果不如早期Omicron毒株(包括BA.1和BA.2)。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會讓早期接種疫苗與加強針的人更容易受到多種Omicron感染。即便此前接種過疫苗和感染Omicron BA.1而具有混合免疫的人,也難以產生可使BA.4和BA.5失活的抗體。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現象是突變毒株L452R和F486V刺突蛋白突變導致的。


對這種現象的一種解釋是接種疫苗後感染BA.1可能觸發阻斷感染的中和抗體。這種抗體識別SARS-CoV-2的早期菌株(ancestral strain)的能力比Omicron變異株的能力更強。來自劍橋大學的病毒學家Ravindra Gupta認為:「感染BA.1的確誘導了中和免疫反應,但其作用範圍比預期要窄」,這使人們容易感染 BA.4 和 BA.5 等免疫逃逸變體。

接下來將發生什麼?

Omicron亞變異株的流行仍將持續,新的變異株將在免疫系統中找到更多漏洞。東京大學病毒學家Kei Sato說:「沒有人能保證BA.4/5就是最後的毒株,很有可能會出現新的Omicron變異株。」目前,研究人員已經鑒定出接種疫苗後可被抗體識別的刺突蛋白上多個位點,但在後續的Omicron毒株中可能發生突變。


另一種可能是在SARS-CoV-2家族樹分支中出現新的變種,且不同於以往的任意Omicron亞變異株。Gupta表示,多次感染Omicron可以建立對連續變異株的廣泛免疫,幫助免疫系統攻擊完全不同的SARS-CoV-2變異株。「病毒感染的門檻將會越來越高。」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包括Omicron 和Alpha在內的突變株可能源自長達數月的慢性SARS-CoV-2感染,在此期間積累了一系列免疫逃逸和增強傳播的突變。然而,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病毒專家Mahan Ghafari 表示,Omicron 及其分支毒株佔據主導地位的時間越長,從慢性感染中產生全新變體的可能性就越小。


突變毒株再次逃避免疫反應的能力將帶來新的擔憂。Sato研究團隊發現,BA.4和BA.5在倉鼠體內致命能力更強,在肺細胞的感染能力也更強。而Jassat主持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COVID-19疫情波正在變得溫和,但Sato同樣警告說,這一趨勢不應認為是理所當然,病毒不一定變得溫和且不致命。


目前仍不清楚下一個變體將在什麼時候出現。BA.4和BA.5僅在BA.1和BA.2短短几個月後就開始在南非出現,而這一模式在英國和美國反覆重演。但是,Althaus預期隨著全球免疫加強針的普及、公眾免疫防護力的建立,SARS-CoV-2造成的COVID-19疫情將會減緩。


Althaus表示,SARS-CoV-2的一種未來趨勢可能是變得像其他4種季節性冠狀病毒一樣,病毒水平隨著季節變化而起伏,通常在冬季爆發,公眾每3年將感染一次。最大的問題是,SARS-CoV-2是否會變得越來越溫和,長期來看是否會逐漸消失。如果它繼續像現在這樣,那將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參考資料:

What Omicron』s BA.4 and BA.5 variants mean for the pandemic(來源:Nature)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一片神秘的地外海洋,究竟住著誰?一起來看看土衛二上的原住民!"通過卡西尼號的測量,我們知道土衛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們知道那裡有液態水、能源以及碳、氫、氮、氧、磷和硫等化學物質。"圖示:土衛二噴出的冰羽流。(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衛星恩克拉多斯的表面有一些地方,航天器可以在那裡著陸,...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星空有約|月亮「邂逅」星團,這幕美景別錯過端午節當天傍晚,一彎蛾眉月將與著名的蜂巢星團近距離相伴,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將會目睹到這兩個不同天體上演的「親密一幕」。由於23時左右月亮才會從西方落下,因此觀賞、拍攝這一幕美景的時間比較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著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著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