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新冠肺炎的新藥物療法即將面世,但它們會起作用嗎?

2021年10月02日19:31:03 科學 1554
「NEJM」新冠肺炎的新藥物療法即將面世,但它們會起作用嗎? - 天天要聞「NEJM」新冠肺炎的新藥物療法即將面世,但它們會起作用嗎? - 天天要聞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Tiffany

導讀: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肆虐,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開始研發能有效治療新冠的藥物。最近,又一組科學家展開了對新冠藥物的研究......

在美國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可以幫助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逃避嚴重疾病的新型藥物療法開始受到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批准了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公司生產的一種抗體藥物雞尾酒,這是一種組合藥物,通過向病人注入抗擊COVID的抗體,廣泛用於支持病人。人們正在研究一種可以每天服用的新型抗病毒藥物molnupiravir,它可以在COVID疾病早期阻止病情發展。

美國東北地區的幾位專家表示,雖然這些治療COVID的方法通過防止許多患者患上嚴重疾病,幫助支撐了醫院資源,但它們遠不是靈丹妙藥,而且在生產和有效性方面面臨諸多挑戰。

「這是呼吸道病毒面臨的挑戰——很難開發出一種好的抗病毒藥物,」東北大學藥學和衛生系統科學臨床副教授Brandon Dionne說。「而且市場上沒有太多的動力」去追求這些療法。

COVID的治療分為以下幾類:抗體療法,使用實驗室生產的抗體幫助阻止病毒複製; 抗病毒藥物,專門針對並殺死病毒顆粒; 還有皮質類固醇,它可以幫助減少身體對感染的炎症反應。

Dionne說,抗體治療如Regeneron的抗體治療,將casirivimab和imdevimab結合到「單克隆抗體雞尾酒」中,已被證明在減少COVID-19住院治療方面有效,儘管它必須在疾病過程的早期使用。根據周三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雜誌一篇題目為「REGEN-COV Antibody Combination and Outcomes in Outpatients with Covid-19」的文章中的數據,這種藥物雞尾酒還被證明有助於緩解COVID癥狀,並降低患者的病毒載量:

「NEJM」新冠肺炎的新藥物療法即將面世,但它們會起作用嗎? - 天天要聞

馬薩諸塞州的一些醫院吹捧這種療法,稱它有助於在夏季高峰期間挽救生命。但由於供應持續短缺,各州開始限制只對高危患者使用,特別是未接種疫苗的患者。近幾個月來,全國大約70%的抗體治療供應給了受災最嚴重的州,包括田納西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薩斯州

此外,無論是單克隆抗體療法還是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治療的時機都與結果密切相關。東北大學著名的製藥科學和化學工程教授Mansoor Amiji說,人們還擔心這些治療方法對一種不斷進化的病毒是否有效。

Amiji說,與疫苗一樣,藥物療法「與最初測試的病毒株有一定的親和性」。

Amiji補充說:「這種病毒正在進化。「無論是在疫苗方面還是在藥物方面,它都在試圖抵抗。因此,人們可能會擔心,從長遠來看,這些抗體和這些抗病毒藥物都不會那麼有效。」

Amiji說,對新藥物療法的研究和開發正在進行,但只是以投資的進度進行,由於對疫苗的關注,導致投資滯後,Amiji希望這種情況開始改變,他指出,新的治療方法可能也有助於減輕或預防所謂的「長拖者」的癥狀,這種情況的特點是長時間出現COVID癥狀,可能影響多達三分之一的感染者。

他說:「沒有財務激勵措施。」 「需要新的研究來開發這些新型抗病毒藥物。」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稱唯一批准用於治療COVID的抗病毒藥物,也是唯一完全批准的治療藥物,是瑞德西韋(Remdesivir)。研究表明,如果及早使用該藥物,高風險患者的住院時間可減少高達87%。但據世界衛生組織稱,沒有證據表明瑞德西韋降低了COVID的死亡率。

瑞德西韋並不是一種新葯。Amiji表示,這種療法最初是用來治療丙肝的,在被重新用於抗擊COVID之前,它已經被擱置了多年。該葯不打算廣泛使用,只能通過靜脈注射,這進一步限制了可使用的人群。

單克隆抗體療法也可靜脈注射。專家說,在疾病進展的後期階段,這兩種治療形式似乎對患者幾乎沒有影響。

那時會使用各種類固醇藥物,Dionne說這確實對降低死亡率有好處。

藥片形式的molnupiravir的前景是一個有希望的發展,因為它可以在醫院以外的環境中使用,增加了許多人的治療選擇。但是Dionne說,到目前為止,與疫苗的壓倒性功效相比,所有藥物療法都被證明只是「適度有效」。

「它們確實發揮了作用,」 Dionne說,「但迄今為止,疫苗是最重要的事情。」

參考資料: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10-covid-drug-therapies-horizon.html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學研究進展,不能作為治療方案參考。如需獲得健康指導,請至正規醫院就診。

「NEJM」新冠肺炎的新藥物療法即將面世,但它們會起作用嗎? - 天天要聞

熱門·文章

腫瘤研究

【Science】蛋白質或將成為癌症治療的新突破口!

新冠病毒

【Science】SARS-CoV-2來源真相大白?在寮國蝙蝠中發現了迄今為止和新冠病毒最接近的冠狀病毒,匹配度達96.8%!

環境健康

【熱議】可怕!每年有近1500多萬嬰兒的健康和超高死亡率等問題竟是由它導致的?是時候提高警惕了!

鉛中毒

【Jama子刊】出乎意料!110多萬人的大規模研究:一半的兒童血液中檢測出鉛!鉛正在危害著生命健康

新冠病毒

【The BMJ】接種率78%的以色列,為何疫情仍然失控?新冠疫苗效力是否需要擔心,加強針究竟有沒有必要?

類器官研究

【Nature子刊】上海交通大學在內的一支國際科學家團隊培養的3D胰腺癌腫瘤模型,可有效改善胰腺癌的治療方法

腫瘤研究

【Science子刊】食鹽竟然還有抑制腫瘤的作用?科學家通過小鼠實驗為你解釋意想不到的發現!

推薦·活動

第三屆上海國際癌症大會

第五屆現代臨床分子診斷研討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