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世界科學中心?當一個國家的科學成果占同期世界總數的25%以上,這個國家就可以算是世界的科學中心。從16世紀科學誕生到今天,世界上出現過5個科學中心,經歷了4次科學中心的轉移:
NO.1,義大利
16世紀,代表城市:羅馬、佛羅倫薩。
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是歐洲率先解放思想,用科學思維探索世界的國家,出現了以伽利略為代表的一批科學先導,衝破宗教枷鎖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看法。
在伽利略去世後,義大利科學中心地位便已不在。
伽利略·伽利雷(測日魔王)
NO.2,英國
17世紀,代表城市:牛津、倫敦。
由國王和政府資助的英國皇家學會,成為了引領世界科學最新潮流的組織,培養了一大批科學巨匠。代表人物是牛頓。
科學的興旺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讓英國吃盡紅利,經濟軍事遙遙領先世界。
在牛頓去世後,英國的科學實力開始迅速衰落,科技中心回到了歐洲大陸。
艾薩克·牛頓(牛老爵爺)
NO.3,法國
18世紀,代表城市:巴黎。
法國開始了啟蒙運動,這是一場深入社會、宗教、藝術、文學、科學的深度思想解放,大量的新學科,新理論出現,科學體系爆髮式生長壯大。科學和理性的思維方式成為熱門的哲學思潮,科學真正開始向全世界傳播。
伏爾泰(歐洲的良心)
NO.4:德國
19世紀,代表城市:哥廷根。
德國在進行了徹底的教育制度改革後,吸引了歐洲最優秀的科學家匯聚到德國,成為學術研究的樂土。隨著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相繼誕生,德國也出現了一大批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幫助德國成為世界一流國家。然而過於自信的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接連戰敗,大量人才流失,導致世界科學中心的再次轉移。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紀第一人)
NO.5,美國
20世紀初,經濟上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美國,自知文化科技落後,開始積極吸引世界各地優秀科學家移民美國。二戰後美國佔領德國,招募了大批德國科學家移民美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美國的科技水平突飛猛進,引領了大半個世紀的科技潮流,20世紀人類步入後工業時代的大量實用性科技發明都是源自美國,世界高校排名美國是碾壓式的存在,7成諾貝爾獎來自美國。並且這種領先世界的幅度,遠大於前四個世界科技中心當年的幅度,美國龐大的人口規模和發達的經濟實力,也讓歐洲傳統列強難以追趕。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大王)
到今天,21世紀已過去21年,美國還是世界科學中心嗎?
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在科學領域各個指標的貢獻都大於25%。但情況似乎正在發生變化。
就在過去短短的10年間,中國的科研成果指標已經超過日本,在高速追趕美國。拿頂級期刊的高質量論文為例,目前中美兩國佔比都在30%左右,大幅領先其他國家。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持續快速增長。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上可能會出現中、美2個世界科技中心並存的景象。中國+美國遙遙領先世界,與歐洲老牌列強的差距愈拉愈大。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就點個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