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血管內科為7歲男童及9歲女童行心臟射頻消融手術治療,成功治癒了兩位孩童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展示了較高的手術水平,為心內科積攢了低齡患者射頻消融手術治療的寶貴經驗,為心臟射頻消融手術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7歲的小斌是某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身高126cm,體重25kg,平時喜歡看卡通漫畫及科普書籍,但在閱讀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心跳突然加快,並伴有頭暈、噁心等不適,至當地醫院行心電圖檢查提示陣發性室上速。當地醫生告訴小斌父母,此疾病通過行心臟射頻消融手術可達到治癒效果。小斌父母多方打聽,最終選擇到我院心內科行手術治療。小琴是一位愛運動的9歲小女孩,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突發心率增快,心率達到200次/分,心悸、頭暈癥狀明顯,無法繼續體育鍛煉,持續2小時後,心律自行恢復正常。後來小琴家人帶她到我院心內科就診,溫旭濤副主任醫師詳細了解了小琴的具體情況,高度懷疑小琴患有心律失常疾病,建議小琴住院行心臟電生理檢查明確心律失常類型,必要時行心臟射頻消融手術治療,小琴父母了解手術相關事宜後決定辦理入院行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心內科楊希立主任和溫旭濤副主任醫師同樣為人父母,特別能理解患兒父母的心情,兩位專家也熱切希望幫助患兒治癒心律失常。由於兒童體重輕,身型小,血管細小,心臟壁薄,經導管心臟射頻消融手術風險較高,楊希立科和溫旭濤細緻評估兩名患兒的身體狀況,排除手術相關禁忌症後,最終決定為患兒行心臟射頻消融手術治療。
9月7日,在楊希立科主任的指導下,溫旭濤副主任醫師攜舒建坤醫師及溫健恆為患兒進行手術。醫生細緻地穿刺股靜脈,將導管輕柔地放置於心臟里,行電生理檢查證實兩患兒心律失常均為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並行射頻消融治療,反覆電生理檢測激評估,成功治癒了兩名患兒心動過速疾病。術後一天,穿刺點皮膚癒合良好,患兒無明顯不適,可下地行走,恢復良好。
心臟射頻消融手術是一種有效治療心律失常的微創手術,通過切斷折返途徑或是消融起搏異位點等方式治療心律失常,大多數患者能達到治癒的效果。因該手術創傷小,治療效果顯著,患者恢復快等優點,目前已廣泛運用於成年人心律失常治療。對於小兒患者,因其血管細,心臟小,手術風險較高,對術者要求較高。患兒射頻消融手術需在全身麻醉狀態下,由經驗豐富的術者進行。我院自1994年開展經導管心臟射頻消融術以來,完成手術數千台,其中兒童射頻消融手術近60餘台。隨著三維繫統的應用和導管器械的更新,心臟射頻消融手術技術日益成熟。今年以來,僅八個月時間,心內科就順利完成400餘台心臟射頻消融手術。通過射頻消融手術成功地為患兒解決心動過速問題,也展示了我院心內科心電生理團隊過硬的心臟射頻消融手術技術。
供稿:舒建坤
責任編輯:孫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