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UFO嗎?相信這是許多人想要了解的,說到UFO不得不說一下最著名的人類目擊UFO事件,羅斯維爾事件,那麼為什麼在該事件之後美國開始執行專門研究UFO的「藍皮書計劃」?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羅斯維爾小鎮發生的飛碟墜毀事件被美國單方面定性為實驗性高空氣球,儘管現場被封鎖,羅斯維爾當地居民還是看到可能是外星人或者是類似於太空飛碟的殘骸。有好多人想要一探究竟,現場的物證卻被故意隱藏和轉移,外界媒體也將其報道為一起氣象氣球爆炸、大氣反射等現象。那麼,羅斯維爾事件背後究竟隱瞞著什麼?今天,小辛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起著名的羅斯維爾事件!
如果您對這個視頻感興趣希望屏幕前的您幫小辛長按點贊三秒,給一個超級推薦,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羅斯維爾事件。
羅斯維爾事件中發現的飛碟殘骸
首先氣象氣球爆炸、反射這種說法我們可以聽著玩玩,如果真的像美國官方所說的和UFO一點關係沒有,那藍皮書存在意義何在?所以,問題就回到是什麼原因讓美國政府可以隱瞞真相,和我們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目光回到1947年的羅斯維爾七月四號下了一場罕見的暴雨,而農場主麥克布萊索在距離羅斯維爾小鎮120公里感受到比雷聲還大的一聲巨響,隔日,麥克發現大量金屬碎片散落在農場附近範圍內,於是他把金屬碎片轉交給當地的警官喬治威克斯,警官隨即向美國軍方進行報告,而少校傑西馬塞爾前來帶走了大量殘骸。研究結果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在五年後成立的藍皮書計劃也將公眾蒙在鼓裡。
直到1997年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一位老人在臨終之前說出了一個隱藏了50年的驚天秘密 ,這個人就是馬里恩·馬格魯德,一位美國二戰期間的空軍英雄。
據這位老人講述他在萊特空軍基地訓練的時候,恰巧看到了這次UFO事件中的殘骸,他們飛行學院也都被派去協助該任務的研究調查工作。
馬里恩曾看到一小塊不明的金屬殘骸,其重量很輕,硬度不大,能夠隨意彎曲,不久就能恢復之前形狀,並且很難損毀、無法切割。
晶體管和羅斯維爾事件有什麼關係?
這種記憶金屬在直到1950年美國人才發明並且註冊專利的,這個時間點在羅斯維爾事件之後,讓人不得不懷疑該金屬可能是UFO殘骸金屬的逆向研究結果。
美國於1994年創辦的期刊:《亞特蘭蒂斯崛起》,20多年以來在報刊市場佔據著非常穩定的位置。直到去年才停止了其紙質版發行,轉為線上服務。而這本雜誌主要涉及一些古老的未解之謎、奇異的科學現象等等,該雜誌在上個世紀末刊登了一篇內容中提到了羅斯威爾事件,並且提到了在事件同一年發明的晶體管,期刊中說這是一項外星金屬的逆向工程。大家知道的是,晶體管是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在1947年所發明的,並且這項發明獲得了1956年的諾獎。如果說毫無關係也是有點牽強。
剛剛提到的貝爾實驗室,是我們熟知的太陽能電池,激光器,c語言的誕生地。而二極體的應用更是無孔不在。我們使用的手機、電腦顯示器、應答機里的晶元、石英手錶、電視機遙控器等等都有晶體管的應用。為什麼說晶體管是外形技術的逆向工程?這與美國一家電腦公司有關,ACC公司,這家公司位於新澤西,公司管理者兼公司創始人之一名叫傑克舒爾曼。
之所以懷疑晶體管和ACC的關係,是因為
舒爾曼在一次談話時說也許晶體管並不是在貝爾實驗室里發明的,是在「羅斯威爾事件」中發現並進一步逆向發明出來的。他還表示,他所掌握信息來於ACC所收到的一個信息量「爆炸」的「筆記本」。
藍皮書計劃
而上個世紀的40年代,這個UFO目擊事件頻頻發生的時代,美國政府的做法實在難以讓人信服。反倒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
在民眾的聲聲質疑中,當局只好順水推舟「藍皮書」計劃。並在14年後終止該計劃,並把全部檔案轉交了美國當代的國家檔案館,然後僅僅將一部分內容面向大眾進行公開。
美國空軍在當年結束了藍皮書計劃後,又在MJ-12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控制下繼續暗中開展水瓶座計劃。
可想而知,整個「藍皮書『計劃只不過是息事寧人的一個借口,那所謂的飛碟事件也就是一場鬧劇。
這一鬧劇讓全球UFO發燒友極其失望,並且不斷有人指出美國當局這是在戲弄全世界。
那麼真正的事件到底是怎樣的呢?最後的飛碟殘骸和外星人究竟何去何從?
答案就在神秘的51區之中,感興趣的話小辛單獨出一期和大家聊一聊這個51區。如果大家對羅斯維爾事件有不同的想法,歡迎彈幕評論區留言,您的點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