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2021年06月02日18:30:42 科學 1009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只是聽說過是用驗DNA來確定親子關係,在電視劇裡面用來分財產的親子鑒定手段。事實上DNA對人類來說,十分重要,就像水一樣,必不可少的,沒有任何一個人離開了DNA可以活著。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高中生物教材說得很清楚。首先DNA是一種遺傳物質, DNA全稱是脫氧核糖核酸,是雙螺旋結構,能翻譯蛋白質,產生出許多我們身體需要的蛋白質,引導我們的生命活動如果DNA斷裂了,那麼身體將不能產生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質,而本身的蛋白質就會不斷消耗和產生,沒有遺傳物質也不能產生新的細胞,細胞又會不斷衰老死亡。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這就等於一個人他身體裡面的結構被徹底打斷了。一個個結構細胞都會破裂,好像五馬分屍一樣,身體不能正常工作了,最終只有等待死亡。

一、 核輻射泄露,發生DNA斷裂

主人公大內久是世界首例DNA病人。得病原因是由於大內久和兩名同事由於不了解核輻射的後果,加上他們為了縮短工作時間而違規操作,連續將七桶2.4KG的軸粉和10L硝酸桶內的鈾硝酸鹽溶液傾入了沉澱槽,使得槽內的軸累計到了差不多16.6kg的數值。而按國家正規規定槽內的軸累計應該是5.5kg,差不多多了兩倍的數量。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槽內馬上起了劇烈反應,而大多數人都知道核反應非常快。一下子的劇烈反應不可能由人或者物來停止,瞬間報警器瘋狂響起。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馬上發生了重大爆炸,整個核燃料處理廠的工作人員都受到了核輻射。有些人甚至要馬上切除某些器官才能保住性命。整個事故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大內久紅腫的右手)

大內久離輻射源最近,理論上是存活的人中受輻射最大的人,但是表面上大內久只是右手紅腫,其他一切正常,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很大的問題。實際上大內久的體內已經是支離破碎,只是他還沒有感覺到。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大內久被送到醫院檢查出身體內免疫系統破滅,多對染色體斷成幾節,DNA斷裂這意味著大內久不可能合成新蛋白質,也就不能產生新細胞,只能等待著身體完全消耗,細胞完全衰老死亡,最終表現為整個身體死亡。

二、 煎熬的治療過程,終究改變不了結果

在1999年那個科技落後的時候,沒有科學家具體知道核輻射到底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大內久也是難得的一個受到嚴重核輻射還存活的病例。日本最頂尖的醫學專家們都想了解核輻射對人體的破壞性到底有多大,於是便一起給大內久治療。

大內久體內的細胞一點一點衰老死亡,就像忘記關上的飲水機一樣,瘋狂地流失,一旦完全沒有了細胞,就沒了生命活動,可以直接確定死亡了。於是醫學專家們對大內久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將大內久妹妹的白細胞移植到他的體內,希望這些細胞能夠在大內久體內生根發芽一生二,二生三,一直繁殖。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大內久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

但是事與願違,沒有了完整的DNA,等於沒有一套翻譯的模板,根本不能造出合適的新細胞。醫學專家們根本束手無策,能使用的方法都一一使用過了,但是根本沒用,只有加重了病人的痛苦,為了儘可能延遲大內久的生命時間,得到更多的科學數據,醫學專家們乾脆直接用上最先進的儀器當成大內久的器官,為他的生命活動進行。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大內久確認死亡)

大內久身體明顯變差,不能自主呼吸要靠呼吸機,不能正常排便要靠儀器,不能寫字,不能看東西,更不能說話。儘管醫學專家們已經盡全力延遲大內久的死亡,但是他的呼吸和心跳最終也從微弱到無。而他也就全過程見證了自己的死亡,躺在病床上不能做任何事,只能任人擺布,可想而知這個過程不僅煎熬而且痛苦

三、 科學進步存在很多致命的威脅

有人說科學的進步導致了很多損害人類性命的問題發生。人類發明的冷兵器熱兵器,所以引發了無數戰爭奪去了無數人的性命。人類發明了核武器核電站更加造成了無法估計的損害。從廣島長崎的核武器應用,奪去了無數人的性命,留下了無法估量的輻射;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到35年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故這次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前蘇聯歐洲產生了20多萬億美元的損失,在核輻射之下,起碼有9萬人在一段時間內先後死亡,另有近30多萬人直接受到了核輻射的傷害,出現了皮膚潰爛、器官潰瘍、局部損傷壞死等癥狀,甚至還有人產生了永久性的失憶和精神缺陷。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而今,該事故已經過去35年了,但切爾諾貝利地區仍然沒有恢復正常不僅如此,最近更是傳出了一個壞消息——這座廢棄的核電站內部正在發生核裂變,該核反應堆仍有再次爆炸的可能。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2011年3月的福島核災,這些事故令人類對核能利用產生了恐懼,因為事故一發生後果實在是太嚴重了。比如,人工智慧的應用和進步,有人也擔心以後將會是人工智慧統治人類。科學進步一日千里,留下來很多致命的威脅,人們根本沒用考慮到,只是一味地向前進。

總結

科技進步可能帶來的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一下,確實,科技進步要一分為二來看,武器的產生不僅引發了戰爭,也保障了人類的生命安全,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核能的引用作用巨大,不僅沒有什麼污染,而且還能減少一次性能源的利用。有其一定的進步性,但是有沒有考慮到如果發生大規模的核泄漏,很可能會影響到全人類。大內久事件很明顯是人類面對核能的不了解。

人工智慧的應用確實很方便,但是人類必須要考慮大規模應用會有什麼不可挽回的後果,人類如何能絕對控制住以後可能比人類智慧高出很多倍的生物。如果沒有一種切實可行的解決可能出現問題的辦法,絕對不能因為利益黨的驅使而盲目地去應用還沒有完全了解的領域,不然很可能是在玩火自焚。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 天天要聞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美國這會兒估計正對著空氣拍大腿。20多年前7000萬美元就賣掉的稀土工廠,現在想花7億都買不回來。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話語權攥在咱們手裡,它想造點像樣的東西,還得看咱們臉色。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稀土這玩意兒,聽著像土裡的稀罕物,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廣泛的燃料適應性使其在能源領域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分散式發電、攜帶型能源裝置和大型電力系統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平板式SOFC電池堆重複單元(CRU)及千瓦級電堆實物圖▲ 2011~2020 年全球SO...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 天天要聞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專註AIGC領域的專業社區,關注微軟&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大語言模型(LLM)的發展和應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場研究和AIGC開發者生態,歡迎關注!全球著名媒體CNN消息,一對國外夫婦飽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無精症,精液中無法檢測到精子,而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罕見病症之一。在傳統檢查中,即使...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著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