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圖的南極出現「不明圓盤」,寬約18米,最有可能是什麼?

2021年02月28日17:12:03 科學 1247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出現一些人類無法解釋的事件是非常的多,並且近些年來,這樣的事情出現頻率是越來越高了,隔三差五都會出現一個。回顧下去年的一些比較奇特的事件,可能很多人都難以置信。下面我們就來說一個,出現在南極地區的一個神秘物體事件,至今都還未解開,當然是不是真有這個物體,我們分析了之後再來看看,反正不明物體在地球上出現的頻率是越來越多。

谷歌地圖的南極出現「不明圓盤」,寬約18米,最有可能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南極出現「不明圓盤」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個南極「不明圓盤」是在2020年10月份被公開的,發布者是通過Google Maps發現的,也就是說從谷歌地圖來尋找到的。並且發布者還公布了坐標,位於「66°16'17」 S 100°59'00」E」,所以發現的地區非常的清楚,該「不明圓盤」的寬約18米,是一個巨型的物體,同時從公布的情況來看,是因為南極洲的冰川融化之後顯露出來的,也只有部分展現出來了。

谷歌地圖的南極出現「不明圓盤」,寬約18米,最有可能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所以這個物體看上去還是比較明顯,同時這很可能就是一個「人造物體」,當然不少的人說這可能是一個「飛碟」,確實近些年來,人類不斷地對地外文明產生興趣,並且在2020年的時候,出現了很多不明飛行物物體,公布出來都是以「飛碟」說明的最多,但是結果也是以無法確定而告終,所以具體有沒有這個,我們暫時無法進行確認,這很明顯又是一個難以解釋的問題,至今都還無法解釋。

谷歌地圖的南極出現「不明圓盤」,寬約18米,最有可能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這個「不明圓盤」最有可能是什麼?

首先,我們不可否認這就是一個物體存在,但是最有可能是地質結構所引發的現象,就如我們人類在火星上發現的一些「地質特點」,看到一些類似於豬頭,人物等類似的結果,但是事實告訴我們,那只是一些火星表面石頭引發的現象,所以南極洲這個「不明圓盤」有可能也是在冰川融化之後,形成的一些自然現象的狀態,可能下面就是一顆「圓盤式」的岩石,被長時間埋藏起來了,最終顯示出來了。

谷歌地圖的南極出現「不明圓盤」,寬約18米,最有可能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當然,在公布出來之後,確實也有人分析過,可能是一些冰川融化之後的殘餘物,所以並不是真的什麼「不明圓盤」,但是科學界並沒有一個真實性的解答,所以到底是不是我們也不知道,如今南極出現「不明圓盤」的事件也是定義為了未解之謎。當然本身來說,地球上的未解之謎確實多,但是很多時候,自然景觀確實可以引發這種現象出現,所以這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谷歌地圖的南極出現「不明圓盤」,寬約18米,最有可能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如果我個人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這大概率就是冰川融化之後,出現的地質現象,在地球上很多地質現象都是非常獨特,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見到過,所以被誤認為是地球上不存在的東西,或者說是來自地外生命的一些東西,這個時候就是引發了大家「腦洞大開」的情況,所以才說不是地球物體,是地外物體等等的說法。

谷歌地圖的南極出現「不明圓盤」,寬約18米,最有可能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話說,地外真的有新文明嗎?

從如今人類的情況來看,地外文明的存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嚴格的來說,人類連一個地外生命都還未找到,就更加別說地外文明的問題了,這完全是一個不合理的狀態,所以說地外生命有沒有,都是一個難以證實的問題。但是我們從宇宙的角度來講,既然地球都出現了生命,那麼地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為何沒有,完全是可能存在的,只是人類沒有發現罷了。

谷歌地圖的南極出現「不明圓盤」,寬約18米,最有可能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同時,地外生命所存在的形式可能與地球不一樣,所以也導致了人類無法進行識別,那也就意味著人類可能永遠找不到地外生命,同時也永遠無法與地外生命進行「打交道」。當然對於一些類似於「飛碟」一樣的物體,用排除法來講,其實與地外生命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地外生命都有這麼強大,能夠在地球之間「隨意穿梭」,那是不是意味著地球文明完全被地外文明所掌控了?

谷歌地圖的南極出現「不明圓盤」,寬約18米,最有可能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人類未來確定地外文明是否存在,其實關於到了地球文明的一個生存情況,如果過於強大,那真的是招惹到了,如果不強大, 那還可以進行「比拼」,站在對地外資源的爭奪較多,我們肯定是不願意遇到對手的,所以如今針對地外文明的探索,是有好有壞,就看人類如何面對這樣的疑問,也可能只有發現的時候才能夠確定下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電子元器件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壽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許多因素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實際使用壽命。那麼哪些因素會容易影響到其壽命呢?一 過載與過壓當電子元器件所承受的電壓或電流超過其額定範圍時,容易造成內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 連日來,在蔚藍色的南海北部,我國科研人員在「向陽紅10」號科考船上,成功開展了多種類型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器科考試驗。由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牽頭,聯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及科普機構開展的「深藍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風吹浪打中,實況檢測了各種無人科考設備的「i3」性能——創新...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 天天要聞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東方紅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個科考航次實現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船結束「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 天天要聞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圖為在鹽池灣濕地生態監測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卵孵化。(資料圖)肅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0日電(呼和巴爾斯 朱倩)近日,鹽池灣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濕地生態監測中,再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包含93個專業類、845種專業,增列29種新專業。熱門專業該不該選擇?如何才能找准人生航向?不妨來聽聽院士們怎麼說。 監製:戰釗策劃:宋雅娟 蔡琳設計製作:李怡霏(實習) 來源:光明網...
雙面因素交織,有色ETF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擇? - 天天要聞

雙面因素交織,有色ETF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擇?

本月有色金屬來了一波先揚後抑,此前政策密集釋放「反內卷」信號,並明確指向「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退出」,而本輪「供給側」改革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此前供大於求的鋁、鋼鐵、煤炭等傳統工業賽道,國內"反內卷"及低庫存也支撐了其價格的上行。但市場風雲瞬息萬變,當地時間7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
廣東趕海潮來了!專家提醒→ - 天天要聞

廣東趕海潮來了!專家提醒→

炎炎夏日去海邊趕海是不少湛江街坊鍾愛的消暑活動但歡樂的背後也隱藏著不少風險有毒的海洋生物鋒利礁石、變幻莫測的潮汐……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危險因素在社交平台上以「趕海受傷」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有不少網友都因沒有佩戴手套和防滑鞋等裝備,被礁石、貝
「中科隊」聯手出擊!中科星圖聯合中科曙光進軍太空計算領域 - 天天要聞

「中科隊」聯手出擊!中科星圖聯合中科曙光進軍太空計算領域

7月8日,中科星圖與中科曙光在「2025空天信息大會暨中科星圖生態發展大會」上,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按協議,雙方將圍繞技術研發、太空算網建設等課題,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本次簽約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吳一戎、中科曙光總裁歷軍出席見證。中科星圖黨委書記、總裁邵宗有,中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