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有約」暖心服務,成為了高齡老人的「及時雨」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孫燕 通訊員 王希 陳崢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老有所醫」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期盼。在潮新聞·錢報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東山衛生服務站,「家醫有約」服務團隊通過貼心的醫療服務,為簽約的高齡老人搭建起了一座健康橋。

上門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在玉泉社區,即將迎來百歲生日的單奶奶長期飽受病痛困擾,頻繁的體檢和配藥曾讓家屬倍感壓力。

過去,家屬需要多次電話溝通、等待上門服務、再返回站點取葯,過程煩瑣且耗時。

然而,自從去年「家醫有約」平台上線後,單奶奶的家屬第一時間簽約,並通過微信與醫生建立了直接聯繫。

不久前,單奶奶突然感到頭暈乏力,孫女焦急萬分時,想起了「家醫有約」平台。她迅速聯繫了簽約的陳醫生。陳醫生通過微信詳細詢問病情,並指導家屬測量氧飽和度和心率,隨後判斷需要抽血化驗。

團隊迅速上門為單奶奶診治,最終確診為低鉀血症。治療過程中,陳醫生通過平台與家屬保持溝通,及時調整診療方案。

這種「數據跑腿+醫生上門」的服務模式,不僅解決了高齡老人的就醫難題,更成為智慧養老的「杭州樣本」。

在求是村,饒爺爺與陳敏醫生的故事始於五年前。當時,饒爺爺因「心臟早搏」常來站點配藥,陳醫生建議他嘗試中藥調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饒爺爺的癥狀顯著改善。

然而,最近半年,饒爺爺因搬到較遠的康養中心,無法頻繁就診。

陳醫生通過「家醫有約」平台主動聯繫老人,定期視頻望診,並根據需求上門搭脈開藥。當晚,暖暖的中藥就會送到老人手中。

為了表達感激之情,饒爺爺親手縫製了水桶包贈予「家醫有約」團隊。

「家醫有約」平台不僅是一個醫療服務工具,更是一座橋樑,連接著患者與醫護人員。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