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作為一名醫生,尤其是在醫院裡工作了這麼多年,我見證了成千上萬的患者與疾病鬥爭,其中糖尿病患者的數量越來越龐大。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流行病,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除了控制血糖和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我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有些事情是我每次見到糖尿病患者時,都忍不住要提醒的,甚至有時候我都快要帶著淚水去告訴他們:寧可每天出門遛彎,也別再做這幾件事。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細節,長久以往,卻能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產生極為嚴重的影響。
飲食中的隱形糖分
許多人認為糖尿病只和食糖直接相關,所以一旦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就開始避開含糖的食品,但你知道嗎,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陷阱,往往不是明顯的糖,而是那些隱藏在日常食品中的「隱形糖分」。
舉個例子,我曾經接診過一位年約50的女性患者,她一直堅信只要不吃糖果、甜點等,就可以控制好血糖,然而,她的血糖卻始終不穩定,時高時低。
經過詳細詢問她的飲食習慣,我才發現她每天都會吃一些所謂的「低脂食品」——低脂酸奶、低脂餅乾、低脂沙拉醬等,而這些低脂食品通常會通過加入大量的糖分來彌補味道的不足。
她覺得自己是在吃健康的食品,可事實上,這些低脂、低糖標籤下的食品,往往隱藏著大量的糖分,而這些糖分的攝入量非常容易被忽視。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往往會過量攝入這些「隱形糖分」,這些糖分直接進入血液後,迅速提高血糖,增加胰島素分泌的負擔,進而導致血糖波動頻繁。
長期如此,不僅使得血糖控制難度增大,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很多糖尿病患者,之所以無法控制住血糖,正是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意識到這些隱形糖分的存在。
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時刻關注自己所吃的每一餐,盡量避免那些標榜低脂的食品,去了解它們的實際成分,學會識別其中的糖分和人工添加的甜味劑。
不及時監測血糖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遇到過一些糖尿病患者,他們對於自己的病情自信滿滿,覺得自己完全可以通過感覺來判斷血糖的高低。
比如,有些患者認為自己餓了就是血糖低,吃飯後又覺得特別有力氣,認為自己血糖恢復正常了。
儘管這些癥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與血糖波動相關,但實際情況卻非常複雜,血糖的變化常常沒有那麼直觀,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沒有及時監測的情況下,完全無法察覺自己血糖水平的異常。
我有一位55歲的男性患者,他已經得糖尿病多年,平時靠著藥物控制,偶爾會通過自己的感覺來判斷血糖狀況,直到有一天,他感到頭暈、眼花,甚至無法站立,最終被送進了急診。
經過檢查發現,他的血糖已經高達30mmol/L,差點引發嚴重的併發症,醫生告訴他,如果他早些監測血糖,及時採取措施,完全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如果過於依賴自己的「感覺」來判斷血糖的高低,往往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糖尿病引發的血糖波動,可能是緩慢的、漸進的,許多輕微的波動並不會馬上表現出明顯的癥狀。
而且,長期高血糖會慢慢損害血管、神經等器官,最終引發併發症,所以,我在這裡要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測血糖至關重要,無論你的感覺如何,都不應該忽視血糖的實時監測。
缺乏運動
很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些年紀偏大的患者,總是以為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適合運動,於是選擇靜養。
可殊不知,糖尿病患者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胰島素抵抗,缺乏運動會加重這一問題,使得胰島素的作用進一步受到阻礙,血糖也更加難以控制。
我曾經接診過一位58歲的女性患者,她因為腰椎間盤突出,長期無法進行劇烈運動,於是完全放棄了任何形式的鍛煉。
她的血糖逐漸失控,不僅體重越來越重,血壓也開始升高,最終被診斷為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力嚴重下降。
我告誡她,雖然不能做劇烈的運動,但輕度的有氧運動依然能幫助她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血糖的穩定。
運動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不僅僅是幫助消耗多餘的卡路里,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增加肌肉對糖分的吸收,來有效降低血糖。
即使是每天走幾步路、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都會對血糖管理產生積極影響,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哪怕是散步,也比長時間坐著或躺著要好得多。
忽視心理健康
糖尿病不僅僅是一個生理問題,它還深深地影響著患者的心理健康,許多糖尿病患者在得病初期,往往感到焦慮、抑鬱,甚至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信心。
我見過很多糖尿病患者,他們因為血糖控制不穩定,生活質量大大下降,而心情也變得非常低落,長期的負面情緒不僅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狀態,還會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甚至加重胰島素抵抗。
我曾有一個患者,年約60歲的男性,因糖尿病併發症導致視力嚴重下降,情緒變得極度沮喪。
由於長期的抑鬱,他變得對治療毫無信心,甚至拒絕按時服藥,結果導致血糖一度失控,進而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最終不得不進行胰腺切除。
心理健康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極其重要,如果不重視心理問題,病情很難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的治療不僅僅是靠藥物和飲食,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生活習慣,寧可每天出門去遛彎,保持適度的運動,也不要再做那些看似無害的行為。
通過定期監測血糖、控制飲食、保持適度運動,並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糖尿病患者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生活的質量,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認真對待自己的健康,做好日常的管理,過上更加健康的生活。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糖尿病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吳霜,2型糖尿病合併肝損傷及其運動干預研究進展,第二屆陝西省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專題九),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