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最近,鈣片又成為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補鈣,想要預防骨質疏鬆、增強骨骼健康。
然而,醫院裡卻時常見到一些患者,明明每天吃著鈣片,骨密度卻依然下降,甚至還出現了各種健康問題。
很多人以為補鈣只要堅持吃就夠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吃鈣片的方式不對,可能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可能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
在醫院工作多年,我見過太多因不正確補鈣而導致健康問題的患者,有的人長期吃鈣片,卻不注意關鍵細節,最終反而影響了身體的鈣代謝,導致骨骼健康受損。
鈣片並不是萬能的,如果想要真正讓身體吸收並利用鈣,吃鈣片後,有4個關鍵點一定要留意,否則可能白吃甚至帶來額外風險。
鈣片不能隨意搭配
很多人吃鈣片的時候並不注意時間,甚至習慣和其他食物或飲品一起服用,但實際上,某些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甚至讓鈣片的效果大打折扣。
有位患者,為了讓鈣片更容易吞咽,喜歡用茶或咖啡送服,覺得這樣更順口,長期堅持後,他的骨密度仍然在下降,腿腳也比同齡人更容易酸軟。
後來檢查發現,他的體內鈣含量並沒有明顯增加,醫生提醒他,這可能與茶和咖啡的攝入有關。
研究發現,茶和咖啡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和單寧酸,這些成分會與鈣結合,形成難以溶解的鈣鹽,從而降低鈣的吸收率。
而且,高咖啡因的飲品還可能增加尿鈣排泄,進一步降低身體對鈣的保留能力。因此,吃鈣片時,最好避免同時喝茶、咖啡或可可類飲品,而是選擇溫水送服,確保鈣能更好地被腸道吸收。
吃鈣片後,長時間不活動
補鈣的最終目的,是讓鈣質進入骨骼並發揮作用,而不僅僅是讓血鈣水平升高,如果吃了鈣片後長時間不活動,鈣的代謝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增加血管鈣化的風險。
有位患者,為了防止骨質疏鬆,每天早晚都吃鈣片,但她的生活方式比較久坐,吃完鈣片後就習慣性地躺著看電視或休息。
幾年後,她的骨密度檢查結果並不理想,甚至在一次輕微摔倒後骨折了,醫生髮現,她的鈣代謝存在問題,體內的鈣更多沉積在軟組織和血管里,而不是進入骨骼。
研究顯示,人體攝入的鈣,需要通過一定的肌肉收縮和骨骼刺激,才能更有效地被骨組織利用。
如果吃鈣片後一直久坐或躺卧,身體的代謝速率降低,鈣可能更容易在血管壁或軟組織中沉積,增加血管硬化的風險。
因此,吃完鈣片後,可以適當地站立或走動一會兒,幫助身體更好地利用鈣,減少不必要的沉積問題。
長期高劑量補鈣
有些人擔心自己缺鈣,認為多補一點總是好的,於是長期服用大劑量的鈣片,甚至一天吃好幾次,可是,這種做法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甚至可能導致腎結石或其他代謝問題。
有位患者,因為擔心骨質疏鬆,每天吃兩次鈣片,還額外喝高鈣奶,補鈣量遠超推薦標準。
幾年後,他開始出現腰部不適,尿液中出現結晶,檢查後發現,他的腎臟出現了輕度鈣化,醫生判斷這與長期高劑量補鈣有關。
研究發現,鈣的代謝需要腎臟的參與,如果補鈣量超過身體的需求,多餘的鈣可能通過尿液排出,而如果尿鈣濃度過高,可能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因此,補鈣要遵循適量原則,避免無節制地增加鈣攝入,尤其是已經有腎結石或腎功能問題的人,更需要控制好鈣的攝入量,避免增加腎臟的負擔。
忽略鎂和維生素K2的補充
很多人認為,補鈣只需要關注鈣的攝入量,但事實上,鈣的真正利用還需要其他營養素的協同作用,特別是鎂和維生素K2。
有位患者,堅持補鈣多年,但仍然感覺骨骼無力,甚至容易抽筋,檢查後發現,他的鎂攝入量明顯不足,而鎂正是幫助鈣沉積到骨骼中的關鍵元素。
研究發現,鎂在鈣的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鎂攝入不足,鈣可能更容易沉積在軟組織或血管里,而不是進入骨骼。
此外,維生素K2也是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引導鈣進入骨骼,而不是滯留在血管里。
因此,在補鈣的同時,也要適量攝入富含鎂的食物,比如深色綠葉蔬菜、堅果、全穀類等,同時適量補充維生素K2,讓鈣真正發揮作用。
很多人並不知道,呼吸方式也可能影響鈣的利用,深長的腹式呼吸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提高身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率。
研究發現,腹式呼吸能夠增加血液的氧含量,促進鈣離子在骨骼中的沉積。
維生素D的生成需要陽光照射,但如果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比如長期使用刺激性護膚品或皮膚乾燥,維生素D的合成效率可能會降低。
因此,補鈣的同時,要關注皮膚健康,適當補充健康的脂肪,讓皮膚更好地合成維生素D。
人體的腸道菌群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某些益生菌可以提高鈣的利用率,攝入特定的益生菌可以增加鈣的吸收率,減少鈣的流失,補鈣的同時,可以適量攝入天然發酵食品,幫助提高鈣的吸收效率。
鈣片並不是吃了就有效,搭配錯誤、久坐不動、過量補充、缺乏關鍵輔助營養素,都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
想要真正補好鈣,就需要關注這些細節,讓鈣真正進入骨骼,而不是浪費或沉積在錯誤的地方。健康的骨骼需要科學的管理,避免盲目補鈣,才能真正遠離骨質疏鬆,讓身體更有支撐力。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鈣片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鈣片怎麼吃才健康[J].人民政壇,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