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一杯酸奶,應該是不少人的餐飲搭配,認為酸奶可以幫助健胃消食。但近日,話題#飯後喝酸奶反而加重腸胃負擔#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內容主要涉及雖然酸奶對改善消化有一定幫助,但它是一種飽腹感很強的食物,吃飽了再喝會加重胃消化負擔。這是謠言嗎?那應該什麼時候喝?針對網友提出的各種疑問,記者採訪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李禕,她表示,飯後想讓腸胃「解壓」,酸奶確實不是好的選擇,無論何時飲用,都不能幫助消化,但選對了酸奶,對腸道健康有一定的幫助。
圖 視覺中國
酸奶由牛奶發酵而來,除了富含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之外,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酵母菌、乳酸桿菌等,有助於調節腸道菌群,由此改善消化不良的癥狀。「但重點是這些活的益生菌只存在於需低溫儲藏的酸奶中,常溫酸奶並沒有上述作用。」李禕解釋,食物的消化,離不開兩個重要的條件,即規律的胃腸蠕動和消化酶。
「其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什麼可以幫助消化的食物,只是說有些食物更好消化,酸奶就是其中之一。」李禕告訴記者,但市面上常見的酸奶以凝固型、添加各種果汁果醬輔料的果味型為主,多有額外的糖和熱量,飯後來一杯,是在增加消化系統的工作負擔,長期如此,還容易導致肥胖。對於喜歡喝酸奶的人來說,還要考慮能量供應的平衡,避免過多熱量的攝入。
但這也不是說在飢腸轆轆時,可以用酸奶來充饑。李禕解釋,空腹時胃部的酸度大,酸奶中的有益菌在這種酸度的環境中難以存活,隨之進入腸道的有益菌數量大大減少,保健作用減弱,特別是腸胃不好的人群,飯前喝還可能會有些不適。「飯後2小時左右,胃液被稀釋,胃內的酸鹼度(ph值上升到3—5)更適合菌群存活。因此,可以選擇在這時候喝酸奶」。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腸道菌群失調與各類健康問題息息相關,其中就包括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比如腹瀉、便秘、腸易激綜合征等。適當喝些酸奶也有利於腸道健康。李禕建議,在選擇酸奶時,最好選擇帶活性菌株編號益生菌、日期新鮮並在冷藏櫃中儲存的酸奶,否則你喝的可能就是益生菌的「屍體」,對腸道調理並無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