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自己吃垃圾食品,卻讓我們清淡飲食,他們的話能信嗎?

我一貫認為,醫生應該是吃東西非常健康的群體,至少不會吃垃圾食品或者暴飲暴食吧?

不過有個朋友剛剛在醫院上班,她說出的醫生飲食讓我瞠目結舌。

她說在上班的這家大型三甲醫院,有一次,50多歲的主任剛剛通過職稱評審,非常開心,帶她一起出去吃飯。

在肯德基,他每個人要了一份雙層辣堡加薯條可樂,然後甩開腮幫子可勁吃,手套也沒有戴。

在她進醫院前,以為醫生吃的都很清淡,像主任這樣的醫院領導肯定近乎不食人間煙火,但是看看主任這個吃相,真的是顛覆三觀。

她邊吃邊思考這些問題,主任猛地扭頭一看問我:怎麼不吃?她只好假裝也狼吞虎咽,以免讓主任尷尬。

醫院中午吃飯的時候,明明食堂有飯,但是一部分醫生還是現在叫外賣。

按說對於泡麵這個垃圾食品的扛把子,似乎不應該出現在醫院,但是實際上,去值班房看一看,各種各樣的泡麵琳琅滿目。這些大部分都是晚上值班時吃的。

朋友說的這種情況,我沒有親眼目睹,不知道是否屬實。如果真的屬實,那麼也許是因為醫生工作壓力大,需要吃一些重口味食物來緩解一下吧。

像有的醫生天天叮囑患者不要抽煙,但是背地裡比人家抽得更凶。

實際上,在健康領域口是心非的人真的挺多的。就比如那年參加營養師考試。因為吃的是賓館自助餐,我特別留意了一下我的同行們都吃什麼。

結果讓我大失所望,大部分人大早上居然選擇油條和炸雞,而西蘭花很少有人問津。

我當時感覺,人家要是知道我們都是營養師,指不定會在背後議論:瞧瞧,啥營養師,還不是無肉不歡、垃圾食品可勁兒造嗎?

我又觀察一下他們的儀錶外觀:有的人大腹便便,有的人頭髮花白,有的人腦門子光光一臉油膩,怎麼也和營養師該有的形象扯不到一塊兒。

由此,我深刻領會到了什麼叫口是心非——說到做不到;什麼是知易行難——都知道飲食清淡有利於健康,但是就是管不住嘴!

但是不管別人怎樣,我始終是按照營養師的標準,安排自己的飲食和運動。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健康四大基石: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我基本上都做到了。

當別人晚餐吃得滿嘴流油時,我正在家裡品嘗著並不好吃的紅薯雜糧粥;

當別人躺在床上刷著某音哈哈大笑時,我正在呲牙咧嘴地進行力量訓練;

結果:當別人不到四十已經出現老態時,我五十歲了,看上去依然像三十多歲的年輕人,而且身體指標全部正常;

當很多三四十歲青壯年男同胞,屢屢交不了作業時,我卻能輕而易舉超額完成作業。

當別的同齡人忙著染黑花白的頭髮時,我看著自己少許幾根白髮,心生欣慰;

當許多同齡人摸著禿腦門發愁時,我淡定地捋了捋還算正常的頭髮。

這一切,都是我認真實踐營養保健學知識,高度自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