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手術20年後視力回退,個性化制定視力矯正手術助男子再次看清楚

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裴霓裳

20年前他做了近視手術,20年後視力衰退,個性化制定視力矯正手術助他再次看得清楚。

今年38歲曾先生(化姓),20年前做了近視手術,術後視力一直比較穩定,但近兩年曾先生明顯感覺出看東西有些模糊,通過驗光發現,他現在有了200度左右的近視和100度左右的散光。因平時工作用眼較多,用眼要求也較高,想要通過二次手術來恢復到以前的視力的曾先生輾轉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通過綜合驗光檢查發現,曾先生右眼200度近視,125度散光,左眼175度近視,100度散光;右眼角膜厚度544微米,左眼角膜厚度535微米;角膜地形圖顯示:光區過小,形態不規則。

綜合角膜地形圖、高階像差、角膜厚度、眼底視網膜、眼軸等一系列檢查報告,該院屈光專科張青松主任表示,曾先生可以接受角膜二次增效手術,並為其制定了個性化smart全激光增效手術方案。1月25日術後一個月複查時,曾先生的雙眼視力明顯提升,已達到日常生活所需。

據了解,近視矯正手術後出現屈光回退或再近視,可以通過二次增效手術獲得良好的視覺質量。但隨著度數的加深,近視患者發生白內障、青光眼、眼底視網膜病變以及黃斑出血等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二次增效手術需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專業的檢查評估。不同於首次手術的是,二次增效手術不能使用常規治療模式,需要通過個性化設計進行精確切削,在矯正度數的同時降低角膜的高階像差,從而讓患者獲得清晰且舒適的視覺體驗。

張青松主任介紹,在增效術式前,醫生需要全面評估患者的眼部狀態和檢查結果的可重複性,以及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手術預期,提供科學合理、個性化的摘鏡術式,提高二次手術的有效性和患者滿意度。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