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血糖新標準來了,並非3.9~6.1,可能你的血糖並不算高

今年血糖新標準來了,並非3.9~6.1,可能你的血糖並不算高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凸顯。其中,血糖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然而,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我們對血糖標準的認識也在不斷更新。本文將探討今年血糖新標準的變化,並分析可能影響血糖水平的原因。

一、血糖新標準的變遷

過去,我們認為空腹血糖在3.9~6.1mmol/L之間是正常的。然而,隨著對糖尿病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這個標準過於簡單。因此,新的血糖標準應運而生。

目前,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公布了新的血糖標準。這一標準將空腹血糖正常值設定為3.9~5.6mmol/L,而非過去的3.9~6.1mmol/L。此外,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也被調整為4.0~7.8mmol/L,低於過去的8.0~11.1mmol/L。這一變化更準確地反映了血糖狀況,有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並採取干預措施。

二、影響血糖水平的原因

除了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影響血糖水平:

飲食:高糖、高脂、高熱量食物攝入過多可能導致血糖升高。而富含纖維的食物有助於降低血糖。此外,飲酒過量也可能導致血糖升高。運動:缺乏運動或運動不足可能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進而導致血糖升高。適當運動有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心理壓力:長期心理壓力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進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減輕壓力對控制血糖至關重要。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血糖升高。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影響激素分泌,包括胰島素胰高血糖素,進而導致血糖問題。藥物:某些藥物可能導致血糖升高或降低。例如,一些非處方葯和草藥可能干擾胰島素的分泌或作用,導致血糖波動。因此,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應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建議。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可能導致血糖異常。例如,甲狀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影響胰島素分泌或作用,導致血糖升高或降低。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在糖尿病發病中起重要作用。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一定會患糖尿病。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可以降低患病風險。年齡和性別:年齡和性別也是影響血糖的因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糖尿病的風險逐漸增加。女性在絕經後患糖尿病的風險也高於男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男性不會患糖尿病。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時採取干預措施。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對血糖水平有重要影響。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導致血糖升高。為了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如何控制血糖水平

為了控制血糖水平,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合理飲食:減少高糖、高脂、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攝入量。同時,適量攝入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對維持血糖穩定也至關重要。此外,飲酒應適量並避免空腹飲酒。適量運動: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並降低血糖水平。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減輕壓力:學會應對壓力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放鬆訓練等可以減輕心理壓力對血糖的影響。此外,與親朋好友交流、參加社交活動等也有助於緩解壓力。充足睡眠:保證每晚7-8小時的睡眠時間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睡眠不足時可以嘗試使用睡眠輔助方法如佩戴眼罩、耳塞等來提高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