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雖甜 可不要貪嘴哦!

烈日當空,蛙叫蟬鳴,小夥伴們是否已經開始享受清爽汁甜的水果了?葡萄、桃子、芒果……即將霸佔你味蕾的同時,也當心過敏皮炎的發生。


甜甜的芒果不僅口感優良,而且具有益胃,生津,止咳之功效,但益處多多的芒果,卻是有些人的噩夢。

近日皮膚科門診,時不時有一些面部紅腫、水皰、口角糜爛滲出的患者,都反映吃芒果後口周有點發紅,隨後一天比一天嚴重。


紅紅火火的口周引人注目


為何出現吃水果過敏的現象?

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今天我們就淺聊一下「芒果皮炎」。



何為「芒果皮炎」


芒果性皮炎(mango dermatitis)屬於一種過敏性(變態反應性)皮炎

由於患者的特殊體質,會對某些接觸到皮膚的物質(例如芒果)產生超敏反應,導致皮膚出現過敏性炎症的變化。

這些會導致過敏的物質就被稱為過敏原,反覆的接觸過敏原會引起濕疹樣反應。


紅紅火火的果實賞心悅目


芒果過敏的源頭


芒果是一種熱帶水果,芒果樹屬於漆樹科家族,該家族其他成員如橡樹開心果腰果,和之前聊到的金屬鎳一樣,是最常見的接觸性皮炎病因之一。


芒果腰果,雖然一個大一個小,一個水一個堅,但形狀還是挺像的,原來是一家子的小夥伴。堅果過敏常被許多人忽視,不少人聽到腰果引起過敏性休克覺得不可思議。


芒果皮單(或二)羥基苯(為半抗原蛋白,生漆中就因為含有該抗原而常引起過敏),羥基苯作為過敏原誘發超敏反應。而未完全成熟的小芒果還含有醛酸,對皮膚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另外,芒果皮芒果肉中所含的蛋白質等眾多物質,不排除其中有潛在過敏原。


芒果亦可與各種呼吸道變應原(艾蒿花粉、樺樹花粉)、食物、乳膠等發生交叉過敏反應

芒果種類繁多

總的來說,芒果皮比果肉更危險。



「芒果皮炎」的發病機理


已報道芒果過敏反應的類型包括I型速髮型超敏反應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口腔過敏綜合征)及IV型遲髮型超敏反應(接觸性皮炎),後者更常見。


I型超敏反應起病迅速,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通過肥大細胞釋放炎症介質而致水腫、充血、瘙癢等,嚴重的可出現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統癥狀。


IV型超敏反應潛伏期較長。接觸芒果果實或樹皮後,抗原被遞呈給Th細胞致其致敏並釋放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增強炎症反應,損傷角質形成細胞並導致上皮組織破壞。


「芒果皮炎」之表現


芒果過敏以接觸性皮炎常見,皮疹表現為紅斑、水腫、小丘疹及小水皰,食用引起的常從唇部、口周開始,可蔓延整個顏面部乃至其他部位。

自覺燒灼感和不同程度的瘙癢,口唇常有厚重感。

對於初次接觸芒果的人,皮疹可能在六天後才會出現。對於反覆接觸的患者而言,則可能在接觸後2-48小時發病。

手部接觸性皮炎


另外可表現為嚴重的芒果口腔過敏綜合征,常發生於花粉過敏者,其癥狀是由於芒果與花粉間的交叉過敏反應所致。

在食用芒果後幾分鐘內出現口腔瘙癢或燒灼感,口唇、舌頭、喉部均可出現腫脹,可出現嘔吐、腹瀉,罕見情況下可出現全身過敏反應(AS)。



Tips:高危人群


總的來說兒童更易發生芒果皮炎,可能和免疫系統不完善、局部皮膚屏障功能較弱等有關。本身有光敏感的患者可以產生疊加效應。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要警惕:

·有過對腰果、開心果、橡膠等漆樹科過敏史者;

·過敏性(特應性)體質者;

·過敏性家族史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的人。

甜蜜過後



如何確診該病,對號入座呢?


有上述典型臨床表現,且近期曾食用芒果,或接觸芒果皮、汁液、樹葉、樹榦等,排除其他類似疾病,可診斷為芒果皮炎。

必要時,可結合斑貼試驗等以明確診斷。

這裡還是要強調病史的重要性,門診上許多家長未必會留意接觸史,總覺得「和平常一樣」,要知道過敏就是對一些「正常東西」發生的「異常免疫反應」,未必要稀奇古怪。


斑貼試驗並非萬能


除了其他致敏原引起的接觸性皮炎,

這兩種常見的感染性皮膚病也要鑒別:


1)膿皰瘡

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所致,好發於口周、鼻周,皮疹多以膿皰、滲出黃水、膿痂為主,有局部瘙癢燒灼感。

兒童夏日多見的膿皰瘡


2)單純性皰疹

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所致,多見於口角、口唇等黏膜附近,皮疹為成簇丘皰疹、小水皰,局部有瘙癢或略疼感,常反覆出現。

乘虛而入的單純皰疹


過敏了不要怕,專業醫生有辦法!


本病治療以抗炎抗過敏為主,如口服抗組胺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軟膏(根據皮損性質、年齡、部位等選擇合適強度)。


醫患溝通和心理疏導很重要,當小孩子臉上紅腫起泡,家長必然十分著急,而一些嚴重患者常規抗過敏治療未必能立馬控制,開始幾天很可能療效甚微或「越治越嚴重」!

這時短期口服糖皮質激素等更強方案可以考慮,只要評估好並規範預防,總體上還是安全的。

有些能接受慢慢好或對於激素談虎色變的,那就佛系處理。


好轉中


最後還是要強調預防第一:


1)確定對芒果過敏的患者,那就忍痛割愛吧!

芒果雖美味,但健康第一位

2)享受美味時,盡量不要拿著整個芒果「啃著吃」,可嘗試將芒果切成小塊狀後服用,避免芒果汁、芒果皮直接接觸到皮膚。

3)進食後,應及時清洗乾淨手部、口周、嘴唇等可能沾有的芒果汁;

如果出現愈來愈嚴重的過敏癥狀,應該及時就醫,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拓展一下:

1.人與人大不同,芒果也有很多種。是否有些人對某些品種芒果過敏,但對其他品種不過敏?

2.曾經芒果過敏,到一定時候會不會「脫敏」,就像有些人小時候牛奶雞蛋過敏,成年後就好了?


歡迎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