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大醫家曹庭棟對睡眠養生總結得尤為系統,其「操、縱二法」更為人們所推崇。 「操」則須先「貫想頭頂」(意念領先),而後「默數鼻息」(用鼻子呼吸,並默記其次數),然後再「返觀丹田」(再把意念收回到自己的丹田中來)。如此反覆多次,便可使「心有著落,得不分馳」,漸漸進入夢鄉。 「縱」則與「操」相反,「任其心,游思於杳渺,無朕之區」(即遙遠、無垠、不著邊際的地方),甚至於忘卻自己,亦能漸入朦朧睡境之中。 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傳統養生認為睡眠為第一大補,有 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徹夜難睡,渾身疲憊 的說法。
而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子時)是膽經當令,這時候正在進行膽汁的新陳代謝,也是我們躺下來睡覺的最佳時段。 凌晨一到三點(丑時),走的是肝經,是人體正在養肝血的時段。 凌晨三到五點(寅時),走的則是肺經,身體正在做氣血的養護,通常有肺病或是感冒咳嗽的人,這時間都會咳得特別嚴重。 如果在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五點這個時段,你沒有讓身體充分休息的話,這些臟器當然也無法各司其職,長久下來當然就會讓健康每況愈下。 若能配合「子午流注」,養成晚上九、十點,最遲十一點前睡覺,早上五、六點左右起床的習慣,讓身體各個臟器的機能保持在最好的狀況,而且睡眠充足的話,自然也就能睡到自然醒了。 子午覺是古人睡眠養生法之一,即是每天於子時、午時入睡,以達頤養天年目的。中醫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盛極而衰,否極泰來,體內氣血陰陽極不平衡,必須靜卧,以候氣復。
「來說一說古人靠睡眠養生」相關視頻
-
10:20
-
23:46
-
11:31
-
5:45
-
6:57
-
11:45
-
0:47
-
8:24
-
3:57
-
3:35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