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為什麼不能吃麵條?
麵條是種精製碳水的食物,裡面有很高的澱粉含量,而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等成分含量很低,它的升糖指數達到了81,是種高升糖的食物。
而且麵條的烹飪方式和食用方法也非常簡單,一碗麵條很快就可以吃完,這導致吃了麵條後更容易讓餐後血糖值上升。
雖然如此,但是並不代表糖尿病人就再也不能吃麵條了,糖尿病人只要掌握好吃麵條的一些技巧,也是可以放心吃,不用擔心血糖波動的。
方法一: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麵條
白面製作的麵條升糖指數比較高,煮熟後麵條中的澱粉也容易糊化,造成餐後血糖值上升,所以不建議糖尿病人食用。
但是像小麥面、義大利面等雜糧面,膳食纖維含量高,進入腸胃後消化速度比較慢,可以延緩餐後血糖值的上升,所以是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的。
建議糖尿病人選擇勁道的高筋麵條,或是韌性強的義大利面,通心粉類麵條,這些麵條中所含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對於改善餐後血糖很有幫助。
方法二:控制好食用量
麵條容易消化,飽腹感又弱於雜糧、米飯,所以很容易吃多。糖尿病人在食用麵條時就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量,每餐食用要控制在2兩左右,在食用時可以搭配蔬菜,少量的肉類、蛋類等,既可以為身體補充蛋白質,也容易獲得很強的飽腹感。
方法三:注意麵條的烹飪方法
麵條煮得越是軟爛,消化速度越快,從而升糖速度也會越快。所以糖尿病人在煮麵條時,不要將麵條煮得太爛,防止澱粉充分糊化,可以將麵條煮至半生時,先放到冰水裡冰一會。
在冰鎮後麵條中的糊化澱粉就會轉化為抗性澱粉,然後可以繼續放到鍋里煮,這樣煮熟後的麵條口感較硬,吃起來更勁道,不容易煮爛,也就不容易讓血糖上升。
方法四:只吃面不喝湯
麵湯中含有大量麵條中滲入的澱粉,所以吃面時喝麵湯會讓澱粉被腸胃吸收,從而導致血糖上升。所以糖尿病人最好是吃干拌麵條,盡量不要喝麵湯,這樣可以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總而言之,糖尿病人是可以適量食用麵條的,但是需要掌握好方法,做到粗細糧搭配,控制好食用量,少放調料,搭配一些蔬菜、魚蝦和肉類,不要吃油炸、油煎的高熱量的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