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至,隨著冷空氣不斷來襲,整體氣溫下降,因延續五之氣陽明燥金主氣,太陽寒水客氣,故天氣以燥氣夾寒為主,而又因在泉厥陰風木擾動,故氣溫會不時波動,且早晚溫差較大,注意酌情添減衣物,早晚出門防止露肩赤腳,防止寒氣入體。
此期燥氣仍盛,寒氣客體,皮膚乾燥,大便乾結,口乾鼻干,咽喉乾燥,飲食宜清潤疏散。
若因減少運動,長期坐卧,汗出不暢,二便不利者,濕氣反存體內,形成外燥內濕之局,或夾燥夾熱者,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痤瘡、失眠煩躁等亦會比較多見,此時注意適當處理濕氣,多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保證二便通暢。
飲食方面,以清潤疏散為原則,可以適當予蘋果雪梨無花果煲瘦肉湯、紅蘿蔔煲雞雜雞紅湯(雞血)、沙參玉竹煲瘦肉湯等清潤燥氣。
蘋果雪梨無花果煲瘦肉湯
紅蘿蔔煲雞雜雞紅湯
沙參玉竹煲瘦肉湯
如燥火較盛,可以予紅蘿蔔玉米馬蹄陳皮煲豬骨湯,霸王花紅蘿蔔玉米無花果煲豬骨湯。
紅蘿蔔玉米馬蹄陳皮煲豬骨湯
霸王花紅蘿蔔玉米無花果煲豬骨湯
若夾濕不去,胃腸不適的,可予木瓜煲鯽魚湯,黃皮干煲排骨湯。
木瓜煲鯽魚湯
黃皮干煲排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