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花生
很多人都不陌生
花生被譽為「長生果」
不僅吃起來甘甜香脆
營養還特別豐富
常吃對身體有好處
然而卻有研究指出
營養價值如此之高的花生
會增加癌症擴散的風險?
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花生在什麼情況下容易致癌?
又應該怎麼吃呢?
花生吃太多會促進癌症轉移?
2021年7月,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醫學期刊《癌變》上發表了這樣一項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花生中有一種叫花生凝集素的碳水化合物結合蛋白,當人體食用花生後這種物質可迅速進入血液循環並與血管壁(內皮)細胞產生相互作用,可以幫助腫瘤細胞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
在這項研究結論的限定條件有兩條:
❶ 為癌症患者;
❷ 第二是大量食用花生。
而在這項研究中,該研究團隊證實了:當癌症患者大量食用花生,可導致「花生凝集素」增加,進而產生更多促進癌細胞轉移的細胞因子,並最終可能增加癌症擴散轉移風險。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研究發現只有大劑量地攝入花生(大概是250g,也就是半斤花生)後的一小時左右才可能會增加轉移的風險,而低劑量攝入花生(25g~35g,約30~40顆),則對腫瘤的轉移無影響。
吃花生有哪些好處?
1、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花生富含有益於心臟健康的營養素,比如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纖維素和膳食纖維等。這些營養物質可以改善脂質/脂蛋白水平,增強對血糖的控制,從而能夠有效抑制炎症。還可以預防由高血壓、高血糖等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
2、降壓、降固醇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亞油酸,這種物質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排出體外,避免膽固醇在體內沉積,而且花生中的鋅元素含量很高,可激活中老年人腦細胞,有抗老化作用。
可以吃一盤醋花生,醋有活血散瘀的功效,中醫臨床常用於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做法也很簡單,將半碗帶衣的生花生米泡入醋中,7天後取出,每天早晚吃10粒。血壓下降後,可隔數日服1次,長期堅持,對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有一定效果。
3、補氣養血
花生之所以能補血,全都是因為那層紅皮,也就是花生衣。花生為什麼能補血呢?因為它入脾經,可補脾胃之氣,而脾既可生血,又可統血,通過補脾胃之氣,便可達到養血的目的。
4、護胃
花生對泛酸和噯氣癥狀確實有較明顯改善作用。泛酸與噯氣是胃黏膜分泌過多胃酸所致,而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適量蛋白質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而適量的脂肪則可以刺激小腸黏膜分泌腸抑胃液素,抑制胃酸分泌。另外,花生含磷脂,對胃黏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花生養胃只針對胃酸較多的患者而言,一般的胃炎患者不能多吃,會加重不適。
發霉的花生有致癌風險嗎?
答案:肯定有
黃曲霉毒素經常藏在發霉的食物里,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里,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曲霉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花生髮霉了,建議全部扔掉,而不是僅扔掉發霉的部分,因為即使扔掉霉變部分的花生,其他的花生可能已經被黃曲霉毒素污染了,依然存在致癌的可能性。
如何花生更健康?
1、吃花生別貪嘴
花生油脂含量高,食用過多容易導致肥胖,每天食用15克~20克左右為宜,如果不帶殼,大概為15粒左右。
注意:患有痛風、膽囊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胃潰瘍的人,不宜吃太多花生。
2、水煮花生是首選
吃花生選擇水煮、燉或熬粥的方式為佳,這種做法沒有經過油炸或烘烤,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花生的原始風味和營養。
水煮五香花生
將花生米清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沒過花生米兩倍的水,放入鹽、香葉、八角、桂皮、花椒、十三香粉、一點老抽上色,攪拌均勻。中火煮開後轉小火,煮一個小時左右。最好是浸泡過夜,更入味~
3、花生要密封保存
花生很容易滋生黴菌,因而存放也是有技巧的。建議買回來的花生最好置於太陽底下晒晒,把花生徹底晒乾,再用塑料食品袋或瓶子密封,並加入一小包花椒、茴香子(防止生蟲),放在乾燥通風處,儘早吃完。一旦發霉,就千萬不能吃了!
4、油炸花生要少吃
多味花生、紫薯花生、油炸花生等,經過反覆油炸或烘烤,除了熱量高之外,大量B族維生素被破壞,蛋白質、纖維素和新鮮花生衣也會部分碳化,營養價值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