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血脂研究不是假的!中國藏民血脂為啥那麼低!醫生詳細解讀

張之瀛大夫在西藏義診

民間有句老話——「打蛇打七寸」,其實控制心腦血管疾病也是一樣的道理。人類醫學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人類醫學看到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是威脅人類生存的「第一殺手」。而想要控制住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必須讓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的更好。那麼,是不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化驗單的正常範圍內就算達標合適呢?稍微有些醫學常識的人也知道肯定不是這樣的,真實情況是低密度脂蛋白必須控制的更低一點才可能更好。那麼,為什麼人類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的更低一點呢?今天張大夫從4個角度給大家解釋這件事:


一、與人類相近的其他哺乳類動物

相關研究表明,除了現代人類之外,幾乎所有與我們相近的哺乳類動物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都遠遠低於人類的血脂水平,尤其是野生的哺乳類動物這種現象更加明顯。這些動物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機率是明顯低於人類的,這是事實。而這些動物一旦經過人工餵養,其血脂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就會大幅度升高,有時候甚至接近人類的血脂水平。這時候這些動物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也就隨之增高了。從這個角度講,低密度脂蛋白的確是人類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一個關鍵因素。


二、原始人類

說到原始人類的血脂水平,相信大家會提出質疑,如何才能獲取生活在數百萬年以前原始人類的血脂數據呢?應該說,現階段即使是通過現代最為先進的手段,也很難了解到數百萬年以前那些原始人的血脂數據了。但是,我們應該承認,在一些未開發的地區,的確還有一些像原始人生活狀態的人類存在,比如說亞馬遜熱帶雨林地區的原始人類。經過對於這些人類血脂水平的研究,人們驚奇地發現,這些人的血脂水平就在1.0-1.4mmol/l左右。這些人的疾病譜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比較低,不是主要疾病。這跟現代人的第一死因就是心腦血管疾病不同,但是也給我們發出了很多啟示。是不是現代人也應該讓血脂更低一點呢?答案應該說還是肯定的,至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應該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得更低一些,不能簡單的看化驗單上的正常範圍數值。

原始人血脂水平很低


三、嬰兒

其實說明人類到底身體里需要多少血脂這個問題也不難,嬰兒出生後需要快速長身體,這個時期的人類血脂水平是多少呢?相關數據顯示,嬰兒出生的時候其血脂水平就在0.7-1.0mmol/l左右,這說明即使是需要快速生長的嬰兒,身體內有1.0mmol/l的血脂水平就已經足夠用了。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步的接觸人類現代文明世界和生活方式,其血脂水平也會逐步升高,甚至越來越高,最終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這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每個人也都應該注意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更低一點。

嬰兒血脂水平很低


四、西藏藏區基層的人們

熟悉張大夫的粉絲朋友都知道,張大夫前些天去了一趟西藏日喀則地區義診。這次義診之行,讓我切實感受到了藏區人們的身體狀況。在義診過程中,我給很多人查了血脂,結果驚奇的發現,很多人的血脂水平非常低,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較低,也就在1.2-2.0mmol之間。這讓我一下子就想起了亞馬遜原始部落人類血脂研究的結果。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亞馬遜原始部落血脂研究並不是假的,而是真實情況的一種反應。藏民的血脂水平也大致是這個樣子,只不過現在藏民更多的接觸了現代文明,低密度脂蛋白已經稍微比亞馬遜地區的原始部落人們高一點了。但是,這些藏民的血脂水平低,儘管這裡高血壓患者多,但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在全國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可能也是受益於血脂比較低的緣故。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人類想要控制住心腦血管疾病,一定要管好低密度脂蛋白這個指標。


以上就是我最近的一點心得感受,受益於西藏之行。但是,通過這4個方面的解讀,還是想提醒手機前面的朋友們,你們想要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一定要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這個指標,除了改善我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有些高危人群很多時候還要特別注意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相關的一些降脂葯進行專業的治療,讓低密度脂蛋白達標就顯得很重要。

在2021年中秋節這個全家團圓的時刻,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一定把這篇文章轉給家裡那個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親人,因為只有它們了解到這些真相,才能更加重視對於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才能更健康。您說對嗎?

大家如果覺得這篇文章說得有道理,可以點擊關注、收藏,也可以轉發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更多血脂方面的健康知識,大家可以點擊我下面的專欄獲取

看張大夫的新書,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