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挺進百萬印軍,中國和巴鐵準備兩面夾擊,印媒:浪費資源

2020年12月22日18:00:44 健康 1331

印度試圖成為「亞洲扛把子」的野心路人皆知,但因其整體實力以及國內存在的巨大矛盾,並未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但它在與鄰國的邊境摩擦上卻幾乎沒有間斷,特別是他從不按常理出牌,這給中國以及巴基斯坦帶來很大困擾。

印度邊境軍隊重新部署

據俄羅斯媒體15日報道,印度國防部參謀長丕平-拉平特將軍近日對中國釋放強硬信號,誣陷中國「試圖改變實控線現狀」,並表示,印度海陸空戰力強悍,在進行高水平的訓練後,有能力、有實力承受來自北方的任何威脅和挑戰。報道稱,在中印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印軍再次提高了戰備級別。

中印邊境挺進百萬印軍,中國和巴鐵準備兩面夾擊,印媒:浪費資源 - 天天要聞

圖片源自網路

據《環球時報》12月13日報道,印度軍方正在考慮重新調整戰鬥部署,改變軍力天平嚴重傾斜西部(克什米爾)的現狀,加強在北部地區(中印邊境)的軍力部署。此前,印度《今日新聞時報》指出,印軍在西部部署了3個打擊軍,在北部只有1個打擊軍的兵力,新德里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將會改變這種部署狀態,加強在北部的軍事存在,用來應付來自中巴的「雙面打擊」。

據悉,印度在西線部署了馬圖拉第1打擊軍、安巴拉哈爾第2打擊軍和博帕爾第21打擊軍,這三支軍隊原本部署在西線的打擊軍中的一支,將會被調往中印實控線附近。屆時,印度在印巴、中印邊境附近,將各有2支打擊軍。

另外,據《環球時報》、印度《今日新聞時報》稱,新德里已經從中西部向中印邊境調派了「大量裝甲部隊」,包括T-90主戰坦克、T-72坦克和BMP步兵戰車。而在中印對峙的班公湖附近的印方一側,新德里還追加部署了至少3個陸軍山地師,專門用來監視、對抗在該地區部署的中國軍隊。

中巴合擊印度

事實上,中巴間的特殊友誼由來已久,為何印度現在才開始具體實踐其2017年提出的「2.5線戰爭」的理論,重新部署軍隊軍隊,將更多的軍隊部署在面向北方的戰線上呢?

中印邊境挺進百萬印軍,中國和巴鐵準備兩面夾擊,印媒:浪費資源 - 天天要聞

圖片源自網路

據軍事分析人員稱,主要是因為,中巴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再次升級。早在今年9月份,據印度媒體稱,中國解放軍就在巴基斯坦境內著手設立指揮部,其級別相當於一個地區司令部,專門負責「網路戰、高技術偵察和電子戰」。印方認為,這是中巴軍事關係升級的明顯信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7日報道稱,中巴又於近期舉行了「雄鷹-1X」空軍聯合訓練,時間長達10餘天。而俄羅斯軍事專家拉基米爾-菲奧多羅12月11日撰文稱,中巴這是在與印度邊界緊張的背景下加強軍事協作,重點是強化兩國空軍的作戰兼容能力。

中印邊境挺進百萬印軍,中國和巴鐵準備兩面夾擊,印媒:浪費資源 - 天天要聞

圖片源自網路

據了解,在演習開幕式上,巴基斯坦空軍副參謀長蘇萊赫里少將指出,此次中巴空軍的聯合演習,有助於提高兩國空軍的聯合作戰能力,並鞏固兩軍之間的兄弟關係。而俄羅斯火箭和火炮學院康斯坦丁-希夫科夫上校則指出,此次演習是在印度邊界方向進行。

據軍事分析員稱,中巴本無意與印度對抗,互為鄰國,更應加強合作,實現多贏。但印度硬生生把兩國拉入軍事對峙的泥潭,致使眾多士兵在天氣寒冷的惡劣地帶堅守陣地,只為實現印度政府的並不合理的政治訴求。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年過60歲要遠離牛奶?醫生告誡:不想早進醫院,5種奶避免飲用 - 天天要聞

年過60歲要遠離牛奶?醫生告誡:不想早進醫院,5種奶避免飲用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聽說牛
尿液出現這種情況,說明腎囊腫已經失控了,別坐等病情加重! - 天天要聞

尿液出現這種情況,說明腎囊腫已經失控了,別坐等病情加重!

腎囊腫作為一種良性疾病,大多數沒有什麼明顯異常。一旦有異常,尿液往往是最早出現變化的。正常情況下,脾會將身體中的水液運到腎,通過尿液排出去。如果腎囊腫導致脾的運化功能減弱,水液的正常輸布就會受到阻礙。這些無法被及時輸送的水液會在體內不斷積聚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 天天要聞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有位患高血壓的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服用降壓藥之後,現在血壓是130/90mmol/L,高壓控制得很好,但低壓還是偏高,要怎麼辦,要不要換降壓藥呢?華子說,在高血壓的治療中,收縮壓(高壓)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較高,效果明顯;而舒張壓(低壓)對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 天天要聞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