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金昀因肺動脈高壓離世,醫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長

2025年06月15日15:23:13 健康 1887

近日,媒體報道稱知名主持人金昀已於4月30日離世,年僅43歲。據介紹,金昀從2012年確診肺動脈高壓到去世,多次被下病危通知書。

據悉,金昀曾先後主持了《滾動新聞》《活到100歲》《今晚》《教子有方》《朗朗動聽》等多檔廣播節目,因參加《媽媽咪呀》而爆紅,一首《海闊天空》唱出了心聲,更讓無數網友感受到了媽媽的偉大。

15日上午,微博話題#金昀去世#登頂熱搜第一,引發了無數網友的關注。

肺動脈高壓到底是什麼?這種疾病和高血壓有什麼不同?發病率情況又如何?15日,紅星新聞記者採訪到了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樊明智。

此類肺動脈高壓以女性患者居多

樊明智介紹,肺動脈高壓是一種血液動力學異常狀態,是嚴重的循環系統疾病,涉及多學科、多系統,診療難度大,致死率、致殘率高。

主持人金昀因肺動脈高壓離世,醫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長 - 天天要聞

樊明智醫生在工作中

從癥狀上看,患上肺動脈高壓常有體力下降、乏力、活動氣短、心悸、暈厥、咯血和胸痛、聲音嘶啞、乾咳、雙下肢腫脹、腹脹、納差、少尿或無尿等。體征上,呼吸頻率增快、脈搏頻數細小、紫紺;P2亢進、分裂,左側第2肋間可聞及收縮期噴射音及噴射性雜音、肺動脈區舒張期雜音、三尖瓣區收縮期雜音;頸靜脈充盈或怒張、肝腫大、腹水、下肢水腫等。

肺動脈高壓的臨床分類共有五類,包括動脈型肺動脈高壓、左心疾病所致肺動脈高壓、肺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動脈高壓、肺動脈阻塞所致肺動脈高壓和機制未明和(或)多因素所致肺動脈高壓。而主持人金昀患上的就是第一類肺動脈高壓,此類型疾病女性患者多於男性。

另外,肺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動脈高壓的男性患者明顯高於女性,其他類型無明顯性別差異。

主持人金昀因肺動脈高壓離世,醫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長 - 天天要聞

住院人次數近兩三年正成倍增長

肺動脈高壓的起病非常隱匿,可能在早期不一定有癥狀,等到發現時已經進入到中期甚至晚期。此外,肺動脈高壓的病因非常複雜,和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病症有很多交叉,所以一般很少會聯想到這種疾病,到正式確診需要一個反覆排查的流程。

基於上述,在多年以前,醫學界都認為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病,直到2021年前後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才擺脫了「罕見病」的稱呼。

「全球來看,發病率在1%,尤其是在65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甚至超過10%,所以這種病其實並不少見。」樊明智解釋說,之所以很多人表示第一次聽說這種疾病,原因在於大眾對其認知度不夠,延誤診斷或治療的情況很多。

「2023年我們國家因為肺動脈高壓的總住院人次大約為160多萬人次,相比其他心血管疾病來說要少得多,但這個數據在近兩三年是呈成倍增長的。」樊明智告訴記者,這可能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有關,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隨著診療水平的提升,這種疾病越來越能夠被準確診斷出來了。

主持人金昀因肺動脈高壓離世,醫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長 - 天天要聞

樊明智醫生在工作中

哪些方法可預防肺動脈高壓?

樊明智提醒大家,這種疾病不能被治癒,治療需要用到較多的靶向藥物來控制和延緩病情進展和加重。如果診療延遲加上治療有限且不規範,疾病進展會加快,預後往往效果不佳。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目前暫時沒有特別有效預防的方式,但是有高危因素人群應儘快啟動相關體檢。鑒於II類左心疾病所致肺動脈高壓和III類肺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動脈高壓患者比例是最高的,建議通過戒煙酒,控制體重等降低這兩類原發疾病發病,所以也是預防這兩類肺動脈高壓的有效方式。」樊明智另外提到一點,大眾應避免使用非正規的有毒菜籽油也是預防的方式,防控艾滋病,這些已經明確可以預防I類動脈型肺動脈高壓。

如何診斷肺動脈高壓?樊明智表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不明原因或常見疾病不能解釋的體力下降、活動氣短、心悸、暈厥、咯血和胸痛、聲音嘶啞、乾咳、雙下肢腫脹等癥狀,特別是有肺動脈高壓家族史、結締組織病、先天性心臟病、門靜脈高壓、陳舊肺栓塞等病史的人群,都需要警惕肺動脈高壓並進行進一步篩查,心臟彩超是肺動脈高壓最常用的篩查手段。當然,如果我們通過心臟彩超等檢查確診了肺動脈高壓,可以進一步完善右心導管檢查,以明確診斷並進行肺動脈高壓分型及危險分層,從而指導後續的治療和隨訪。

據介紹,目前成都乃至四川省內有多家醫院牽頭,每周都會展開肺動脈高壓相應的學術交流,包括病例研討。樊明智認為,得了肺動脈高壓也並不可怕,關鍵在於規範診治,一方面提高對肺動脈高壓的認識,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根據臨床類型及危險分層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早期治療,從而能有效改善肺動脈高壓患者預後。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主持人金昀因肺動脈高壓離世,醫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長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產創新減重藥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輕度脂肪肝 - 天天要聞

國產創新減重藥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輕度脂肪肝

7月7日下午,全球首個GCG/GLP-1雙靶減重藥物——瑪仕度肽(商品名:信爾美)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出上海首張處方。該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小英為一位超重並伴有輕度脂肪肝的患者開具這一處方,這也標誌著該中國創新減肥藥物在上海正式落地使用。這名患者今年27歲,身高1米83,體重93公斤,BMI達到27.77,此前在體檢中發...
淚目!工廠打工男子拒絕手術,醫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 天天要聞

淚目!工廠打工男子拒絕手術,醫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在東莞一家電子元件廠的流水線上,38歲的章明正重複著日復一日的裝配工作。2023年初春的一個下午,這個沉默寡言的陝西漢子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傳送帶旁,工友們看見他面色煞白,冷汗浸透了深藍色的工裝。"像有把刀在胸口攪動",這是他被送到東莞市人民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 天天要聞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7月7日電 (鄭江洛)7日晚,由福建中醫藥大學主辦,福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簡稱「福州青創」)、海峽青年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兩岸青年共同探討中醫藥研習與創業。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 天天要聞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經成為許多人緩解壓力、恢復精力的重要習慣。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恰到好處的午睡能帶來「靈光一閃」,尤其是睡好了。健康時報資料圖研究發現:午睡一會真能靈感迸發!你是否曾苦苦思索一個問題無果,午睡醒來後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 天天要聞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浙江94歲的張爺爺身體一向硬朗四年前,他偶然發現自己肚子里有個會跳動的東西因為沒有疼痛或其他不適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認為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直到就醫檢查,連醫生都震驚了…腹中竟有一個直徑超8厘米、長度達15厘米的巨大腹主動脈瘤直到近期,張爺爺前往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 天天要聞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資料圖「一款藥物為何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就不一樣」。面對明顯...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 天天要聞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爸媽上了年紀,身體各項機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媽這一輩大都沒有保險,一旦生大病,治療費高昂。重病面前,醫保報銷的錢只是杯水車薪,很多家庭因為掏不出十幾萬醫療費,只能放棄治療。如果你爸媽還沒有保險,建議趁早配齊,關鍵時候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