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鑰匙」開啟微創新大門:湖南首例單切口腹腔鏡腎癌根治術落地湘西

2025年06月13日20:52:03 健康 1609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6月13日湘西訊(通訊員 謝光彪 龔莎)摘除一個5.5厘米的腎腫瘤,需要多大的切口?在湘西州人民醫院,答案也是5.5厘米。這如同用一把量身定製的「精準鑰匙」,以最小創傷開啟手術通路。近日,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幫扶專家汪金榮指導下,湘西州人民醫院泌尿外二科團隊成功完成湖南省首例單切口腹腔鏡腎癌根治術。這把突破常規的「鑰匙」,繞開了昂貴機器人設備的限制,為極致微創技術紮根基層打開了新通路。

「精準鑰匙」開啟微創新大門:湖南首例單切口腹腔鏡腎癌根治術落地湘西 - 天天要聞

76歲的龍奶奶(化名)最近被反覆血尿困擾,檢查發現左腎藏著一個直徑5.5厘米的腫瘤。高齡、瘤體大,家人本已準備帶她遠赴長沙求醫。「去長沙?不用折騰了!」一個消息讓他們改變了主意——湘雅三醫院的幫扶專家正長期駐點在州人民醫院。

「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做這麼先進的手術!」術後次日就能下床活動的龍奶奶感慨道。更令她驚喜的是,這場高難度手術僅在腰部留下一道5.5厘米的切口,幾乎無出血,術後6天便順利出院。

這把打開她生命通道的「鑰匙」,正是汪金榮指導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團隊創新應用的單切口腹腔鏡技術。其精妙之處在於:切口尺寸=腫瘤直徑,實現了創傷的「精準最小化」。

常規腹腔鏡手術,如同打開多扇「門」:需要在腹部開3-4個小孔放置器械,最後還得開一道更大的「門」取出腫瘤,創傷疊加,勢必加劇術後疼痛。單孔腹腔鏡技術只需一道「窄門」(約2-3厘米),但依賴昂貴的專用「門框」(單孔PORT裝置),且器械在狹小空間內「打架」,操作難度陡增,手術時間拉長。如腫瘤大於3厘米,還得將單孔之「門」延長才能將其取出。而更先進的機器人單切口技術,雖靈活精準,於基層醫院來說難以普及。

此次手術的突破,在於利用了一把既精準又實用的「新鑰匙」——單切口腹腔鏡技術。它巧妙融合優勢:切口大小嚴格匹配腫瘤,所有操作在同一切口內完成,無需額外輔助孔,也捨棄了昂貴的單孔裝置,僅用常規腹腔鏡器械。相比束手束腳的單孔操作,空間更從容,技術門檻顯著降低。「這就像在精準尺寸的『門洞』里,用最順手的工具完成精細作業,」汪金榮解釋道。

汪金榮長期深耕泌尿腫瘤微創領域,是省內探索單孔和單切口機器人手術的先行者。此次手術的里程碑意義,在於繞開機器人平台,純靠腹腔鏡獨立完成單切口腎癌根治術,顯著降低了技術推廣門檻,是「專家下沉、技術落地」幫扶模式結出的碩果。

「汪教授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理念和信心,」湘西州人民醫院泌尿外二科主任范興中表示,團隊將在持續幫扶下,精進推廣此類精準微創技術,「讓湘鄂渝黔四省邊區的百姓,不必遠行,就能在家門口獲得前沿、微創、可及的優質醫療。」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 天天要聞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轉自:經濟日報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教授與阿里健康聯合發布「科學減重標準」,希望通過規範的營養管理、運動干預、藥物治療,幫助超重與肥胖人群開啟科學減重之旅。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 天天要聞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颳起了一陣「控糖」風,說「控糖」能減肥,能美容、養顏,控糖60天就能從油膩大叔變成健碩型男,還能預防各種慢性病。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喊著要「控糖」。不過,控糖控的到底是什麼糖呢?飲食里的碳水又該怎麼算?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好好嘮嘮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 天天要聞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隨後幾天,陸陸續續有家長帶孩子自行前往西安進行血鉛檢驗。查血鉛的單獨診室掛牌5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再次趕往西安市中心醫院,發現與昨日不同的是,兒科門診已開闢單獨的診室供天水血鉛異常幼兒就診。下午3時許,仍有...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所說,在我國大約有1.5億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風險,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後的併發症,當多個併發症找上門,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