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2025年05月19日23:50:23 健康 289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10億12歲至35歲之間的年輕人,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


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功能下降本身就不可逆轉,再加上長時間戴耳機、愛亂掏耳朵、不會正確擤鼻涕、愛熬夜這幾件容易影響聽力的事,總有一件是你們愛做的——若任由這些行為繼續傷害耳朵,可能導致耳聾提前找上門。


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講一講,為啥這些日常行為會損傷聽力。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內耳有一種細胞叫毛細胞,主要負責把聲音信息識別後,傳遞給神經細胞,傳到大腦,靠它我們才能聽得到並聽得清楚各種聲音。


普通人大概有1萬5千個內耳毛細胞,出生後逐漸凋亡,且這種細胞死亡後不會再生。一般情況下,這些細胞用到老年都是足夠的,但如果出現一些「意外」,就會加速它的死亡,出現聽力下降、聽力損傷甚至完全聽不到的情況。


有時是因為年齡、疾病等因素,畢竟年齡越大內耳毛細胞越少,聽覺功能就越老化,而細菌、病毒感染、外傷、腫瘤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聽力損傷。


但目前看來,年輕人的聽力下降主要是因為不正確的行為和習慣,給耳朵製造了額外的噪音和疾病,讓內耳毛細胞受傷、死亡、減少。


看看下面這幾種行為,總有一款你會中招:



一.長時間戴耳機


近年來因為不正確戴耳機引起聽力損傷的人非常多。要知道,內耳毛細胞是非常勤快的,24小時都在上班,所以才能讓你時時刻刻聽得到聲音。即便你睡著了,也可能被周圍的打鼾聲、電話鈴聲、雨聲吵醒,這就是內耳毛細胞不休息的證據。


所以,當周圍出現了噪音時,就相當於喊本來就不休息的內耳毛細胞加班,很容易導致它「過勞死」,最終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傷。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長期戴耳機加重對內耳毛細胞的傷害


很多戴耳機的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耳機里放的是好聽的音樂、故事等,怎麼能算噪音呢?其實只要是音量夠大,都是對聽力有害的噪音。


人在80分貝的雜訊中,暴露不能超過8小時,每增加3分貝,能夠暴露的噪音時間會減少一半。也就是說,為了保護聽力,在80分貝的環境中,最多只能連續待8個小時;而如果待在83分貝的環境中,最多就只能待4小時,超過的話就可能造成雜訊性耳聾。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當我們戴耳機時,一般播放器的最大音量在85-100分貝,如果直接開到100分貝左右,不足15分鐘你的內耳毛細胞就可能要罷工。更別說大家在坐地鐵、坐飛機的時候戴耳機,那更是雙重傷害!


睡覺戴耳機非常傷聽力。你雖然睡著了,但你的耳朵會連續暴露在噪音下數小時,這大大增加了內耳毛細胞受損的風險。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戴降噪耳機和骨傳導耳機也會傷害聽力


這兩類耳機跟入耳式耳機比,的確保護聽力方面有優勢——降噪耳機的隔離效果好,在噪音環境中,不用特別調大音量也能聽清;而骨傳導耳機則是不用塞到耳朵頭,不容易出現真菌感染的情況。


但並不是說這兩種耳機就不傷聽力了,只要是耳機,只要是有聲音傳到耳朵裡面,內耳毛細胞就會振動,只要用的時間長、音量大,一樣會傷聽力。


耳機使用注意事項:


1.戴耳機時,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使用不要超過60分鐘,外界環境聲音最好不要超過60分貝。


2.每天使用耳機總時長不要超過3~4個小時。


3.做好耳機清潔消毒。戴耳機時耳道空氣不通暢,相對潮濕,不僅容易長耳屎,容易造成細菌或真菌感染。如果沒有定期給耳機清潔消毒,也可能就會引發炎症影響聽力。



二.頻繁掏耳朵


掏耳朵這個動作每個人都做過吧。但各位朋友,尤其是家裡有小朋友的,真的不要亂給自己、給孩子隨意挖耳朵了,不管是用棉簽、挖耳勺,都不要亂來!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耳屎用處大,多數可以自己掉出來


耳屎並非一無是處,有抵抗細菌、病毒感染、阻擋外物入侵、保護鼓膜防止破損等作用。等耳屎累積稍微多一點,多數情況下由於外耳道有自潔功能,加上運動、吃東西、說話時的動作,都可以自己排出來。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頻繁掏耳屎,壞處相當多


為了清潔頻繁地挖耳朵,會破壞外耳道正常的微環境或造成刺激性炎症,引起外耳道感染、發炎。如果不小心戳破鼓膜,多半就會影響聽力了!另外,掏耳屎真的很容易把耳朵掏傷,比如出現鼓膜穿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情況。


出現這些情況,才需要掏耳朵:


1.耳屎結成團塊堵住了整個外耳道,出現耳朵堵塞感、聽力減退時;


2.油耳堵塞外耳道,導致聽力下降;


3.外耳道或者頜面發育畸形如外耳道狹窄的孩子,耳屎多半自己排不出來;


4.耳部有慢性疾病如外耳道炎、外耳道濕疹、外耳道膽脂瘤、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


注意:出現以上這些情況,建議去醫院耳鼻喉專科就診後,由專業的人士在專業儀器的幫助下來掏。



三.雙手捏鼻擤鼻涕


用雙手同時捏到兩側鼻子擤鼻涕,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動作,會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聽不到!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擤鼻涕用力過大,易引發急性中耳炎


在我們的耳朵和鼻子之間有一條通道叫咽鼓管,當用力擤鼻涕時,鼻腔內的壓力就會急劇升高。如果同時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擤鼻涕,這種壓力無法從正常的鼻孔釋放,就會尋找其他出路,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腔。


這時如果鼻涕中含有病原體(如細菌或病毒),就容易通過開放的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你回想一下,是不是擤鼻涕時用力過大,曾經出現過耳悶、耳鳴的情況?那就是壓力已經傳到中耳了!


此外,過度用力擤鼻涕還可能導致鼓膜受到壓力,甚至引起鼓膜穿孔,不僅會損傷聽力,還可能引起嚴重的感染。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長時間戴或有損聽力 - 天天要聞

小朋友擤鼻涕,更容易中招


由於兒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寬、直,呈水平位,外加兒童自身抵抗力較差,咽部淋巴組織豐富,腺樣體扁桃體經常增生肥大,隱窩可隱藏細菌和病毒,所以如果孩子經常這樣錯誤地擤鼻涕,更容易引發急性中耳炎。


如何正確擤鼻涕:


1.不要同時捏住兩側,先捏一側,稍微用點力擤出來擦乾淨,然後換另外一側。


2.控制好擤鼻涕力度,不要太用力。


3.擤鼻涕後把紙巾丟到垃圾桶,然後洗手,注意衛生,避免感染。



四.經常熬夜


長時間熬夜會導致突發性耳聾。


因為長時間熬夜會導致內耳血管痙攣,進而影響到耳蝸中負責聽覺功能的毛細胞、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當耳蝸受損,聽力就會突然下降,導致突發性耳聾。


此外,熬夜還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使得身體更容易受到病毒、細菌感染,這些病原體也可能直接影響耳蝸,引發突發性耳聾。


心理壓力大、情緒緊張、焦慮,抑鬱等情緒,可能會造成內耳交感神經興奮後收縮血管,收縮過度就可能造成血管痙攣,也會表現為突聾。


發生突聾要及時就診。突聾的治療黃金期一般在發病後3~5天內,越往後治療效果越差,甚至導致永久性耳聾。所以不管什麼原因導致的突發性耳聾,都要趕緊去醫院。


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之一,可能存在聽力下降的風險:


1.聽不見或聽不清門鈴聲、電話鈴聲、女性或小孩說話的聲音;


2.在餐廳、商場等公共場所交談或聆聽有困難;


3.自己覺得其他人說話咬字不清;


4.口頭禪是「你再說一遍?」或經常答非所問;


5.電視機、手機的聲音隨時都開多大聲;


6.打電話都沒法聽清對方在說啥


7.經常聽不到別人在背後喊自己;


8.在開會或小組討論時難以聽清別人所說的話。


如果懷疑自己已經出現聽力下降,最好去正規醫院耳鼻喉專科(聽力專科)就診,對於已經有聽力損失的人群,在醫生建議下,可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


來源: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編輯:向紅玉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生態環保普法宣傳小知識(機動車尾氣排放檢驗)


一、國家對機動車機動車船低碳環保發展方向和要求


國家倡導低碳、環保出行,根據城市規劃合理控制燃油機動車保有量,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國家採取財政、稅收、政府採購等措施推廣應用節能環保型和新能源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限制高油耗、高排放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發展,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在用機動車排放大氣污染物超過標準的,應當進行維修;經維修或者採用污染控制技術後,大氣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國家在用機動車排放標準的,應當強制報廢。其所有人應當將機動車交售給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由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登記、拆解、銷毀等處理。


國家鼓勵和支持高排放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提前報廢。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醫生:出現這4種異常,建議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醫生:出現這4種異常,建議及時就醫

腸癌通常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它的早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晚期卻只有13%左右很多人可能並未意識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身體表現如便秘、腹瀉、便血等其實可能是腸癌發出的早期信號警惕腸癌的4個典型表現腸癌早期癥狀常被忽視,了解其早期信號對及時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以下是幾種常見且需警惕的腸癌早期信號:腹瀉:健康人...
熱熱熱!廣州將「下開水」!「桑拿天」防中暑指南來了 - 天天要聞

熱熱熱!廣州將「下開水」!「桑拿天」防中暑指南來了

熱熱熱!近日,「桑拿天」席捲全國廣東也「不甘落後」進入持續高溫悶熱天氣與此同時社交平台出現多個與高溫炎熱天氣的詞條」高溫悶熱天氣防中暑指南「「澡堂子一樣的天氣」「熱死人不是開玩笑」等熱搜的熱度不斷攀升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除了炎熱高溫持續「攪局」,颱風也來「湊熱鬧」。5日凌晨2時,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
馬齒莧真能清肝毒?別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馬齒莧真能清肝毒?別被忽悠了!

最近朋友圈都在瘋傳馬齒莧能"40小時清除80%肝毒",搞得這野菜價格蹭蹭往上漲。我家樓下菜市場,原來5塊錢一大把的馬齒莧,現在居然賣到20塊!這到底是真的養生神器,還是又一個營銷噱頭?馬齒莧確實是個好東西先說句公道話,馬齒莧確實不賴。
病菌超標2000倍,雲海餚CEO認罪新加坡食物中毒案 - 天天要聞

病菌超標2000倍,雲海餚CEO認罪新加坡食物中毒案

近日,南都記者了解獲悉,位元組跳動新加坡員工食用雲海餚後中毒一事迎來最新進展。新加坡國家法院庭審顯示,雲海餚首席執行官呂志韜就食物中毒一事,當庭代表公司認罪並將承擔法律責任,其承認的兩項罪名包括《環境公共衛生(食品衛生)條例》,和《環境公共衛生《食品銷售法》。該案件將延期至7月17日宣判。就位元組跳動員工...
【免費用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注意!兩款3期臨床試驗正在招募,多項福利可享! - 天天要聞

【免費用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注意!兩款3期臨床試驗正在招募,多項福利可享!

強直性脊柱炎開始招募啦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等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常伴隨腰背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目前,兩款針對成人活動性強直性脊柱炎的Ⅲ期臨床試驗正在全國多中心開展,符合條件的患者可免費使用研究藥物、享受專業醫療服務及相應補助。以下是詳細信息:項目一: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