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2025年03月22日23:10:21 健康 6866

一項對超15萬志願者的可穿戴數據分析發現:截至今年2月,國民夜間平均睡眠時長為6.85小時,1/4人群睡眠不足6小時,零點後入睡人群已超半數,近四成人群存在夜間易醒問題。肥胖人群入睡晚、睡眠時長較短、清醒次數偏多,睡眠質量較低。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第25個中國主題:睡眠健康 優先之選。主題發布會上同期發布《2025中國睡眠健康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披露了上述國民睡眠的新趨勢數據。

夜間平均睡眠時長提升,但仍愛熬夜

此次參與《白皮書》研究的用戶為18周歲及以上人群,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不同性別、年齡、體重、學歷、職業、收入及生活習慣的人群,累計招募志願者超15萬人。中國睡眠研究會調查表明,基於15萬人以上的可穿戴數據顯示,國民開始注重夜間睡眠時長,但仍愛熬夜。

《白皮書》顯示,國民平均睡眠時長6.85小時,這其中有26%的人群在夜間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尤其是36歲-45歲的中年人,夜間睡眠時間最短,只有6小時44分鐘。從入睡時間來看,受訪人群平均入睡時間為00:18分,零點後入睡人群已超半數。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夜間平均睡眠時長比上一個年度增加了6分鐘,很不容易。但睡眠時長不足7小時的人佔比還很多,平均入睡時間很糟糕,已經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而有了日落而出的感覺。」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黃志力解讀《白皮書》該組數據時說道。

從睡眠質量來看,受訪人群平均清醒次數1.4次,平均清醒時長14.82分鐘。其中,39%的人群夜間清醒次數≥2次/晚。隨著年齡增長,夜間清醒次數遞增。接受調查的人群中,有65%的人每周出現1-2次睡眠困擾,主要是夜醒/早醒、入睡困難、夜間如廁等。

午睡方面,29%的人群午睡時間超過60分鐘,不利於身體健康。《白皮書》顯示,午睡不超過半小時的人群中,年輕人佔比更多;午睡超過1小時的人群中,老年人佔比更多。一線城市午睡時長在30分鐘以內的人最多,四線城市則是午睡時長在1小時以上的最多。黃志力指出,午睡推薦的標準睡眠時間為20分鐘-30分鐘,千萬不要超過40分鐘,否則會進入漫步睡眠,漫步睡眠醒來後大腦依然會處於昏昏欲睡狀態。如果時長超1小時,基本醒來後的兩三個小時都是頭暈眼花,學習、工作狀態很差。

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

在睡眠與生活關係的調查研究中,《白皮書》發現,飲酒人群的夜間清醒次數多於不飲酒人群,且飲酒越頻繁,夜間清醒次數越多。常吃宵夜更易晚睡晚起,不論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經常吃宵夜的人比不吃宵夜的人入睡時間更晚、出睡時間更晚,睡眠習慣欠佳。18點後,頻繁飲茶/喝咖啡的人群與從不飲茶/喝咖啡的人群相比,更易晚睡晚起。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茶和咖啡引起覺醒的物質是咖啡因,咖啡因的半衰期是6個小時,所以對茶和咖啡敏感的人,下午3點以後不要喝。」黃志力建議。

此外,《白皮書》顯示,僅有21%的大學生零點前入睡,25%的大學生凌晨2點後才入睡,有32%的大學生早上9點後醒來。39%的大學生每日使用手機超8小時,且隨著每日使用手機時長的增加,入睡時間更晚,出睡時間也更晚。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這幾個數字值得讓我們警醒。32%的大學生早上9點後醒來,第一節課都沒辦法上。我們發現,好多學校第一節課都不上了,讓學生多睡一會兒,這不正常,不利於健康睡眠,為什麼不能讓學生早點睡?」黃志力說道。

63%的人群運動時長不達標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年人每周應該進行至少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或至少75-150分鐘的劇烈強度有氧活動,或者等量的中等強度和劇烈強度組合活動,可以獲得巨大健康收益。

《白皮書》顯示,只有37%的受訪者每周鍛煉時長超150分鐘,36%的人群在50分鐘-150分鐘,還有27%的人群低於50分鐘。這意味著,63%的人群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鍛煉標準。

本次調查研究表明,當每周的鍛煉時長增加至200分鐘-300分鐘,夜間清醒次數降低至1.35次;鍛煉時長>300分鐘時,清醒次數呈增加趨勢。隨著每周鍛煉時長的增加,整體睡眠質量和主觀滿意度呈上升趨勢。鍛煉時長增加,夜間睡眠清醒次數減少,出入睡時間均提前,更易養成早睡早起習慣,睡眠質量得以提升。

從不同年齡人群的運動類型來看,年輕人更喜歡社交類運動,中老年人喜歡非社交類運動。參與社交類運動人群比參與非社交類運動人群的睡眠主觀滿意度高26%。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中,規律運動者比很少運動者睡得更早、起得更早、失眠風險更低、睡眠質量更高。

不過,黃志力也提醒,運動不宜太晚。《白皮書》顯示,18點後運動,隨著運動時間的推遲,入睡與出睡時間呈推遲趨勢;高強度運動時間越晚,入睡越晚,睡眠時長變短。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本次調研顯示,bmi≥24的人群佔比達54%,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亟須重視。

而肥胖與睡眠質量也息息相關。《白皮書》顯示,肥胖人群入睡更晚,睡眠時長更少。夜間睡眠少近20分鐘,入睡晚13分鐘。bmi≥28的人群較bmi<28的人群,夜間平均清醒次數增加0.2,平均睡眠得分少1.81。

國民睡眠調研:大學生晚睡晚起成常態,肥胖人群夜間清醒次數更多 - 天天要聞

睡眠是一個特殊的生理功能,與生俱來,自然發生。良好的健康睡眠有助於身體機能的修復和精神能量的煥發。眾多研究顯示,健康的睡眠需要足夠的時間長度、優良的睡眠質量、適宜的入睡時間以及規律的作息,同時不存在睡眠障礙或紊亂。這對於代謝調節、情緒控制、行為表現、記憶鞏固、學習和大腦恢復過程十分重要。國際睡眠組織公認睡眠、營養和鍛煉是健康生活的三大基石,而睡眠則更是基石的基石,強調了充足和持續睡眠的重要性。

但當前,睡眠問題已成為公共健康領域的重要議題,其與睡眠障礙、認知功能減退、內分泌失調、心腦血管損傷、免疫力下降、新陳代謝受阻以及抑鬱焦慮等一系列健康隱患密切相關,共同交織成一個複雜的關聯體系。與會專家強調,睡眠是人體最好的補品,健康的睡眠以多種方式改善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而睡眠時間短的人,患冠心病和死於冠心病的風險是對照組的1.48倍,中風的可能性是對照組的1.15倍。

中國睡眠協會聯合專家共同呼籲,睡眠是預防重大慢性病的優先之選,是身心健康的優先之選,是美好生活的優先之選,希望全社會能夠理解並行動起來,正確選擇行為方式來優先考慮和保護我們的睡眠,共同開啟睡眠健康的新時代。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張彥君

圖/《2025中國睡眠健康研究白皮書》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東京大學研究:一旦打上胰島素,4件事就不要做了,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東京大學研究:一旦打上胰島素,4件事就不要做了,別害了自己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帘縫隙灑進房間,李阿姨輕輕嘆了口氣,拿起桌上的胰島素筆,熟練地注射完畢。這已是她患糖尿病後的第三個年頭,胰島素注射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就在上周的複診中,醫生嚴肅地告訴她:"您用胰島素後的生活習慣需要調整,有些
一圖解讀丨膝蓋最怕的「運動」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出現這些信號要警惕 - 天天要聞

一圖解讀丨膝蓋最怕的「運動」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出現這些信號要警惕

夏日炎炎大家又開始把減肥計劃提上日程減重既要「管住嘴」還要「邁開腿」 但有些看似健康的運動方式可能正悄悄傷害你的膝蓋如何避免關節損傷又能有效健身呢?一圖帶你解鎖夏日健身的正確打開方式你是否get了既減脂又不傷身適合自己的運動?正所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天氣漸熱快快根據自己的運動計划動起來吧! 監...
男童掉進開水鍋全身燙傷,生殖器碳化需多次手術,渾身插管看著都痛 - 天天要聞

男童掉進開水鍋全身燙傷,生殖器碳化需多次手術,渾身插管看著都痛

「救命,救我命啊……」孫子昊昊求救的聲音一聲低過一聲,等徐奶奶趕到時,滾燙的開水已經把昊昊吞沒,雖然徐奶奶很快將孫子昊昊從鍋里撈起,可孫子此時已經陷入昏迷。懷中的昊昊就像出鍋蒸熟的茄子,全身都散發著熱氣,徐奶奶跪在地上發瘋一樣地嘶吼著,她想大聲呼救,可嘴裡硬是喊不出一句話。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卻是昊昊一...
當心!不少認證過的「真醫生」在做偽科普 - 天天要聞

當心!不少認證過的「真醫生」在做偽科普

近年來,醫療科普類短視頻在互聯網上走紅,但相關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有不少偽科普。上海闢謠平台近期調查發現,部分平台上的「白大褂」雖然有醫生資質,但他們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信息也不可相信。真醫生也做偽科普隨著政府和平台監管的加強,是否擁有認證信息已成為區分是否為正規醫療科普賬號的關鍵。不過,即使是通過了...
國家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掛證」開展核查【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 天天要聞

國家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掛證」開展核查【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每天3分鐘,速覽天下事5月29日星期四,農曆五月初三封面新聞國家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掛證」開展核查 近期,國家醫保局對全國定點零售藥店4月份以來的醫保結算數據進行了篩查分析發現,部分藥師姓名(對應同一身份證號)出現在多家定點零售藥店的藥品費用明細中,可能存在藥師信息被假冒或藥師「掛證」的違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