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2月7日訊(記者 張家瑞 通訊員 謝小真)過年期間,大餐不斷,鏡子里的自己是不是又「圓潤」了幾分?新一輪減肥計劃是否又開啟?然而,肥胖真的只是吃得多、動得少那麼簡單嗎?背後可能隱藏著複雜的原因。近期,青島市市立醫院內分泌中心接診的一位小夥子的減肥經歷,就深刻揭示了這一點——精準識別肥胖病因,才是健康減重的關鍵。
減肥遇阻,小伙肥胖元兇終揭曉
30歲的小夥子林先生(化名)因肥胖苦惱前來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肥胖病內分泌專病門診就診。青島市市立醫院內分泌中心內分泌科副主任董利平為他進行了細緻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發現林先生不僅肥胖,還伴有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謝綜合征癥狀。進一步的肥胖病因篩查和代謝功能評估顯示,他的血ACTH水平異常升高。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董利平判斷林先生的肥胖必定另有原因,很可能是垂體瘤所致。
在與林先生充分溝通後,他爽快地同意了住院診療。經過住院期間的診治結合,很快「偵查」出了林先生肥胖的元兇——腦垂體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微腺瘤!董利平介紹,ACTH微腺瘤是一種起源於腦垂體的良性腫瘤,直徑通常小於10毫米,儘管體積較小,但卻可能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造成顯著影響,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肥胖便是其中之一。隨後,林先生被轉入神經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出院前,他滿懷感激地說:「我本來只是想來減個重,沒想到幫我及時發現了大問題,專科門診果然有優勢!」
肥胖病因複雜,分型分期需明辨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肥胖已成為全球範圍內日益嚴峻的健康挑戰。它不僅影響個人形象與自信心,更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女性不孕等多種疾病的重要誘因。肥胖症的分型分期多樣,有單純性肥胖,也有繼發性肥胖。
單純性肥胖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多與遺傳因素、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等密切相關。
繼發性肥胖是指由於某種疾病(如皮質醇增多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或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抑鬱藥物等)引起的體重異常增加。這類肥胖往往伴隨著原發疾病的癥狀,單純依靠節食和運動難以有效控制體重,需要專業的醫療介入。
精準施策助減重,多學科「偵探團」來幫忙
面對複雜肥胖問題,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肥胖病聯合門診MDT(多學科診療)團隊應運而生。該團隊由內分泌科、營養科、中醫減重科、代謝減重外科、脂肪肝專病科、運動康復科和減重專科護士等多學科專家組成,致力於肥胖症的深入研究與診療。

內分泌科肥胖病專科門診作為診治的首站,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全面的體格檢查以及專業的實驗室檢測(如激素水平檢測、代謝功能評估等),精準識別出患者的肥胖類型、潛在病因及相關靶器官損害。同時,結合患者的減重動機和具體訴求,運用多學科MDT模式,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綜合性的治療管理策略,確保患者獲得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在治療過程中,無論是採用藥物減重、中醫減重或手術干預(如減重手術),團隊都建立了長期的跟蹤管理機制,定期對患者進行回訪,並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導,以確保減重效果的持續鞏固和提升。
來源:大眾新聞·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