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區別?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分為甲、乙、丙、丁四型,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其次也可經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比如手觸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觸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輕症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
普通感冒以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咳嗽為主。
流感全身癥狀較重,主要有三個明顯特徵:高燒明顯(38.9—40℃),短時間內體溫快速上升;疼痛明顯(主要表現為頭痛、咽痛、肌肉酸痛);疲勞乏力感明顯。
多數人患病後表現為輕症,通常在一周左右自愈。但是,流感也可導致部分人,尤其是高危人群發生重症,甚至死亡。
治療流感有特效藥嗎?
絕大多數流感抗病毒藥物是處方葯,需經醫生評估才能用。
目前,國內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奧司他韋(包括顆粒和膠囊)、扎那米韋、帕拉米韋、阿比多爾和瑪巴洛沙韋等。注意,不是每個患流感的人都必須服用抗病毒藥物,抗病毒藥物也不能代替每年用於預防接種的流感疫苗。
流感治療最佳階段,一般是指發熱後的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早期抗病毒治療對於高危人群(老人、兒童、孕婦、存在基礎疾病或肥胖者)來說非常重要。
若出現持續三日39℃以上的高燒或憋氣、呼吸困難等癥狀,需立即就醫。
什麼情況下需服用奧司他韋?
奧司他韋只對流感病毒有效,對其他病毒皆無效。不論成人還是兒童,均需經醫生評估才能服用。
對兒童來說,出現高熱、肌肉酸痛等典型癥狀,結合流感病毒檢測陽性,才需要使用奧司他韋。無法滿足流感病毒檢測的情況下(核酸或抗原),需評估特殊流行病學史決定是否啟用該葯治療。
奧司他韋有一定副作用,常見有噁心、嘔吐、腹痛等胃腸道癥狀,如患者服用後出現問題需前往醫院評估,必要時調整用藥。
得了流感一直咳嗽,鎮咳藥物吃不吃?
通常,人們在感染呼吸道病毒、細菌及支原體等後,易出現感染後咳嗽,可持續3—8周。這是由於氣道上皮細胞受到呼吸道病毒攻擊後,黏膜損傷,屏障功能受損,進而誘發氣道炎症,導致氣道黏液分泌、敏感性增高,使咳嗽加劇。
一般而言,輕度咳嗽不需要藥物干預,感染後咳嗽多表現為刺激性乾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具有一定自限性,通常能自行緩解。
若咳嗽頻繁且影響日常生活,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治療。部分患者咳嗽癥狀頑固,甚至發展為慢性咳嗽,如咳嗽超過8周,建議前往醫院排除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
所有人都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嗎?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減少流感相關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
除「一老」(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一小」(6—59月齡兒童)外,優先推薦以下人群及時接種。
①醫務工作者:如臨床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
②慢性病人群: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人群。
③養老機構、托幼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
④中小學教師和學生。
⑤孕婦。
⑥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符合接種條件的個人,可在居住地附近就近選擇接種點預約接種,也可留意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醫院的小程序、公眾號等發布的消息,通過線上平台進行預約接種。
來源 | 央視新聞
編輯 | 李雪
責編 | 姜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