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一62歲大伯患肝癌,化療二期後放棄,回家養病:看老天爺意思

2024年06月15日17:42:06 健康 1873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


「你這晒傷得趕緊處理,不然還會感染。」醫生一邊拿著棉簽處理著62歲的李大伯的手臂,一邊皺著眉頭說。

李大伯,這位居住在太原的花卉愛好者,最近因為高溫在樓頂種花時不慎被太陽晒傷,不得不來到醫院接受治療。

然而,這一處理不僅僅揭開了他手臂上的傷口,還揭開了一個更為深重的健康問題。

李大伯是一名退休教師,年輕時風趣幽默,講課時總是喜歡插科打諢,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退休後,他的生活變得更加悠閑,每天都在自家的樓頂種花養草,這讓他感到無比的快樂和滿足。

然而,這次意外晒傷,卻讓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太原一62歲大伯患肝癌,化療二期後放棄,回家養病:看老天爺意思 - 天天要聞

「李大伯,我建議您做一個全面的檢查,您的體重下降得有點快,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醫生在處理完李大伯的晒傷後,建議他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李大伯起初並不以為然,覺得自己身體一向硬朗,哪來那麼多毛病。

但在醫生的再三勸說下,他最終同意做一個全面體檢。

幾天後,檢查結果出來了,李大伯被診斷為肝癌。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李大伯和他的家人陷入了深深的震驚和悲痛之中。

他的兒子李小明在醫院的走廊里來回踱步,手上緊握著那份檢查報告,心情複雜。

醫生解釋說:「李大伯的肝癌已經進入了中期,需要立即進行化療和放療來控制病情的發展。

雖然情況不算樂觀,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這番話讓李大伯和家人稍微鬆了口氣,但他們也知道,接下來的治療將是一場持久戰。

李大伯接受了醫生的建議,開始了第一期的化療。

化療的過程並不順利,他經常感到噁心,食欲不振,身體虛弱。

太原一62歲大伯患肝癌,化療二期後放棄,回家養病:看老天爺意思 - 天天要聞

每一次治療結束後,他都像是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氣,連走路都需要攙扶。

「老李啊,堅持下去,你一定可以戰勝病魔。」

他的老友張大爺每次來看望他時,總是鼓勵他不要放棄。

李大伯也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輕易倒下,他還有很多花草要照顧,還有家人需要他。

然而,現實總是比想像中的要殘酷得多。

第二期化療開始後,李大伯的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化療帶來的副作用讓他幾乎難以忍受,頭髮大把大把地掉,皮膚變得灰暗無光,整個人看起來像是老了十歲。

儘管醫生和家人都在鼓勵他,但李大伯內心的掙扎和痛苦是無人知曉的。

終於,有一天,李大伯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告訴家人和醫生:「我不想再繼續化療了,我想回家休養,剩下的時間就交給老天爺吧。」

家人起初極力反對,但看到他堅定的決心和飽受折磨的身體,最終只能無奈地接受。

回到家後,李大伯重新開始了他的花草生活。

太原一62歲大伯患肝癌,化療二期後放棄,回家養病:看老天爺意思 - 天天要聞

他的兒子李小明特地為他在院子里搭建了一個小花棚,讓他可以在這裡安靜地度過每一天。

李大伯每天都在花棚里忙碌,種花、澆水、修剪,這些簡單的勞動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和滿足。

「或許,這就是我餘生的意義吧。」李大伯常常自言自語地說。

雖然身體狀況依舊不容樂觀,但他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來面對死亡。

他不再去計較生命的長短,而是珍惜每一個當下的瞬間。

在這個過程中,李大伯也開始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他開始研究各種關於肝癌的書籍和資料,試圖找到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信息。

他發現,除了傳統的醫學治療,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幫助延緩病情,比如飲食調理、心理疏導、以及自然療法等。

李大伯尤其對一種名為「自然療法」的方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種療法提倡通過自然的方式來恢復身體的平衡,比如食用有機食物、定期進行戶外活動、以及通過冥想和瑜伽來緩解壓力。

他覺得這些方法不僅簡單易行,而且對於他的身體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幫助。

太原一62歲大伯患肝癌,化療二期後放棄,回家養病:看老天爺意思 - 天天要聞

同時,李大伯還開始關注自己的飲食。

他了解到,肝癌患者在飲食上應該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以及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比如西紅柿、胡蘿蔔、綠茶等。

他開始自己動手做飯,每一餐都盡量做到營養均衡。

「老李,你這段時間氣色好了很多啊!」張大爺來看望他時,驚訝地發現李大伯的臉色變得紅潤了不少,整個人也顯得精神抖擻。

李大伯笑著說:「我這不是吃的好,睡得好,再加上每天種花養草,心情好了,身體自然也就跟著好了。」

當然,李大伯也沒有完全放棄醫學治療。他定期去醫院做檢查,跟醫生保持溝通,隨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雖然他拒絕了化療,但醫生建議他服用一些保守的藥物來控制病情的發展,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

太原一62歲大伯患肝癌,化療二期後放棄,回家養病:看老天爺意思 - 天天要聞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李大伯的身體狀況竟然比預期的要好很多。

他的體重穩定了,食慾也恢復了,整個人看起來比之前精神了不少。

雖然他知道自己的病情並沒有根本好轉,但至少他現在過得很充實,很滿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面對疾病,特別是像肝癌這樣嚴重的疾病,雖然醫學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但心理狀態和生活方式同樣不可忽視。

李大伯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面對疾病,不僅讓他在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慰藉,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的身體狀況。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王遠珍.原發性肝癌干預前並發肺部感染風險預測模型的建立與驗證,天津醫藥,2024-06-11

太原一62歲大伯患肝癌,化療二期後放棄,回家養病:看老天爺意思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一騎絕塵丨洛拉替尼 mPFS 突破 5 年,樹立 ALK+ NSCLC 一線治療新標杆 - 天天要聞

一騎絕塵丨洛拉替尼 mPFS 突破 5 年,樹立 ALK+ NSCLC 一線治療新標杆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種[1]。然而,對於驅動基因陽性的肺癌患者,靶向藥物的問世為患者的長期生存帶來了質的飛躍。其中,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關鍵驅動基因之一。從 2007 年 EML4-ALK 首次在 NSCLC 患者中發現以來[2],ALK 通路藥物的研發已從一代克唑替尼快速進展到三代洛...
肺癌骨轉移如何處理?看這篇輕鬆掌握 - 天天要聞

肺癌骨轉移如何處理?看這篇輕鬆掌握

骨轉移作為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通常會引起患者發生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關事件(SREs),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期。如何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肺癌骨轉移顯得至關重要。本文結合《肺癌骨轉移診療專家共識(2019 版)》[1]、《中國肺癌骨轉移臨床診療指南(2024 版)》[2],整理出肺癌骨轉移臨床診治的關鍵信息,旨...
2024 泌尿領域醫生交流討論會 | 從手術技術到系統治療,共話腎癌新進展 - 天天要聞

2024 泌尿領域醫生交流討論會 | 從手術技術到系統治療,共話腎癌新進展

引言近年來,腎細胞癌(RCC)手術技術及全身系統治療均取得了長足發展。腹腔鏡手術技術和安全性不斷提高,圍手術期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晚期 RCC 一線治療新方案層出不窮,不斷改善患者的治療結局。為及時掌握 RCC 診療最新進展,指導臨床治療實踐,2024 年 5 月 31 日,「健康同行 多領域專業交流項目——2024 泌尿領域醫...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南寧市融媒體中心—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黃思寧 通訊員 駱秋妤 許超艷 曾春梅)「謝謝醫生,讓我重新拾起了對生活的信心。」6月12日,曾感染耐葯結核菌的外地患者陳先生向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送來一面錦旗,感謝醫生的幫助。外地患者來求診。該患者有乙肝病毒攜帶病史,2016年診斷「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因為進行未...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 天天要聞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腎臟為先天之本。脾胃在消化吸收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腎臟負責生殖發育。當兩者功能出現異常,如脾陽虧虛或腎虛,便可能導致諸多不適,如腹瀉、手腳發冷、疲勞等。華主任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款中成藥,可同時滋養脾腎,使脾臟健康,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 天天要聞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2024年6月,全國少年(U16)拳擊錦標賽現場。圖文無關。視覺中國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大一學生小許(化名)的生命遺憾地停留在18歲。其門診病歷顯示,小許2024年6月9日中午倒在學校寢室,送醫搶救半小時仍無生命體征,死因初步診斷為「猝死」。在過去的4月28日至6月6日間,為了備戰拳擊賽,他由60.85公斤減到50.90公斤...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 天天要聞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近日,日本媒體紛紛報道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一種罕見的「食人細菌」正在日本國內迅速蔓延。這種細菌被稱為「食人細菌」,因其強大的破壞力和極高的致死率而備受關注。據悉,一旦被這種細菌感染,患者將在短短48小時內面臨生命危險,而且該細菌大多可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