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的人不能吃大豆?大豆是甲狀腺的「發物」?這5個真相,打破你的認知!

2024年05月18日21:15:14 健康 1086

2024年5月12-18日是第10屆全民營養周。2024年全民營養周傳播主題是「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口號為「健康中國,營養先行」。


豆製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不僅口感鮮美,還有豐富的營養。今天我們就帶大家更好地了解大豆及其製品,倡導大家適度增加大豆及其製品消費,形成健康飲食習慣。


大豆食品容易引起過敏嗎?


胃不好的人不能吃大豆?大豆是甲狀腺的「發物」?這5個真相,打破你的認知! - 天天要聞

大豆蛋白是常見的8種蛋白過敏源之一,這8種食物過敏源還包括牛奶蛋白、雞蛋蛋白、花生蛋白、樹堅果蛋白、魚肉蛋白、貝類蛋白和小麥蛋白。和任何一種常見過敏源性物質一樣,對大豆蛋白過敏的人來講要避免食用大豆食品,但對大多數非過敏人群來講,大豆食品是安全的。但如果自身屬於特殊體質,或者機體對大豆過敏,食用大豆後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出現皮膚瘙癢、紅腫等癥狀。


攝入大豆異黃酮會發胖嗎?


胃不好的人不能吃大豆?大豆是甲狀腺的「發物」?這5個真相,打破你的認知! - 天天要聞

適量食用大豆異黃酮不會導致發胖。一是在推薦食用量的範圍內攝取的大豆異黃酮的熱量非常低,二是大豆異黃酮為植物雌激素,它所表現出的活性僅相當於人體雌激素的1/100—1/1000。因此,恰當食用大豆異黃酮不會發胖,反而它能夠歐調節體內的內分泌,平衡激素水平,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減肥。


吃大豆製品會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嗎?


胃不好的人不能吃大豆?大豆是甲狀腺的「發物」?這5個真相,打破你的認知! - 天天要聞

吃大豆製品可能會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鐵和鈣。這主要是因為大豆中含有一種被稱為植酸(phytates)的物質,它可以與這些礦物質結合,形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複合物。


鐵的吸收:大豆是非血紅素鐵的來源,這種形式的鐵比動物性食品中的血紅素鐵更難被人體吸收。植酸的存在進一步降低了大豆中鐵的生物利用率。然而,維生素C可以促進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因此,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同食用大豆製品,可以幫助提高鐵的吸收率。


鈣的吸收:大豆和大豆製品中的植酸也可能影響鈣的吸收。不過,許多市售的大豆製品(如豆漿)常常被強化鈣,以提高其鈣含量,並部分彌補吸收率的不足。此外,一些處理方法,如發酵,可以降低大豆製品中植酸的含量,從而提高鈣的生物利用率。


儘管如此,大豆及其製品仍然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可以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它們提供了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纖維、維生素和其他礦物質。要優化礦物質的吸收,可以通過多樣化飲食、正確的食物搭配以及採用一些處理方法(如浸泡、發酵)來減少大豆中植酸的影響。對於特別關心礦物質攝入的人群,如素食者或有特定營養需求的人,可能需要特別注意這些營養動態,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的營養指導。


食用大豆會傷胃嗎?


胃不好的人不能吃大豆?大豆是甲狀腺的「發物」?這5個真相,打破你的認知! - 天天要聞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大豆比其他食物對胃的刺激作用更大。


大豆中的植物蛋白易於消化吸收,相對於動物蛋白質來說,對胃腸道的刺激較小,不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大豆中富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蠕動,緩解便秘問題,對胃腸道的健康有積極影響。而大豆中的異黃酮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於改善胃腸道的炎癥狀況。日本有研究發現那些食用豆製品最多的人,患胃癌的風險明顯降低。另外,豆漿還為那些因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牛奶的人提供了一種營養美味的牛奶替代品。但過量食用大豆會引起消化不良、脹氣、腹瀉等,建議適量食用大豆。


大豆會引起甲狀腺問題嗎?


胃不好的人不能吃大豆?大豆是甲狀腺的「發物」?這5個真相,打破你的認知! - 天天要聞

大豆及其製品含有一類被稱為異黃酮的化合物,以及一定量的植物性蛋白質,這些成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影響甲狀腺功能。異黃酮具有輕微的雌激素樣作用,並且在體外研究中顯示出可能干擾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謝。此外,大豆蛋白可能會抑制某些微量元素,如碘的吸收,而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必需成分。


然而,對健康成人來說,適量食用大豆食品通常不會引起甲狀腺問題,特別是在碘攝入充足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研究表明,只有在大量攝入大豆食品,同時碘攝入不足的情況下,才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


對於已經患有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的人來說,建議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攝入大豆食品,確保不會干擾甲狀腺激素的治療或身體需求。此外,確保足夠的碘攝入對於預防甲狀腺問題也是重要的。


總而言之,對於健康的成人,適量食用大豆及其製品是安全的,不太可能引起甲狀腺問題。對於有甲狀腺疾病的個體,建議在醫療專業人員的監督下適當攝入,並確保飲食中有足夠的碘。



來源:健康消費「增豆控油」100問(2024年版)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種心肌病變患者,也應使用SGLT2i!JACC研究 - 天天要聞

這種心肌病變患者,也應使用SGLT2i!JACC研究

心肌澱粉樣變是澱粉樣蛋白沉積並引起器官結構和功能障礙的一組疾病,其自然病程、累積器官和治療隨澱粉樣蛋白來源的不同而有較大變化,主要有輕鏈型心肌澱粉樣變(AL)和轉甲狀腺素蛋白型心肌澱粉樣變(ATTR)2類。後者源自肝臟合成的轉甲狀腺素蛋白。
糖尿病患者早點吃晚餐?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患者早點吃晚餐?

糖尿病患者早點吃晚餐,雙一下晚餐時間就能降血糖。你還在為夜宵找借口嗎?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晚餐的重要性,早點吃晚餐有助於降低血糖。晚進餐與高血糖有著密切關係,晚餐吃得越晚對血糖越不友好。研究人員發現早點吃晚餐能有效改善次日的糖脂代謝,還有助
一騎絕塵丨洛拉替尼 mPFS 突破 5 年,樹立 ALK+ NSCLC 一線治療新標杆 - 天天要聞

一騎絕塵丨洛拉替尼 mPFS 突破 5 年,樹立 ALK+ NSCLC 一線治療新標杆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種[1]。然而,對於驅動基因陽性的肺癌患者,靶向藥物的問世為患者的長期生存帶來了質的飛躍。其中,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關鍵驅動基因之一。從 2007 年 EML4-ALK 首次在 NSCLC 患者中發現以來[2],ALK 通路藥物的研發已從一代克唑替尼快速進展到三代洛...
肺癌骨轉移如何處理?看這篇輕鬆掌握 - 天天要聞

肺癌骨轉移如何處理?看這篇輕鬆掌握

骨轉移作為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通常會引起患者發生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關事件(SREs),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期。如何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肺癌骨轉移顯得至關重要。本文結合《肺癌骨轉移診療專家共識(2019 版)》[1]、《中國肺癌骨轉移臨床診療指南(2024 版)》[2],整理出肺癌骨轉移臨床診治的關鍵信息,旨...
2024 泌尿領域醫生交流討論會 | 從手術技術到系統治療,共話腎癌新進展 - 天天要聞

2024 泌尿領域醫生交流討論會 | 從手術技術到系統治療,共話腎癌新進展

引言近年來,腎細胞癌(RCC)手術技術及全身系統治療均取得了長足發展。腹腔鏡手術技術和安全性不斷提高,圍手術期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晚期 RCC 一線治療新方案層出不窮,不斷改善患者的治療結局。為及時掌握 RCC 診療最新進展,指導臨床治療實踐,2024 年 5 月 31 日,「健康同行 多領域專業交流項目——2024 泌尿領域醫...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南寧市融媒體中心—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黃思寧 通訊員 駱秋妤 許超艷 曾春梅)「謝謝醫生,讓我重新拾起了對生活的信心。」6月12日,曾感染耐葯結核菌的外地患者陳先生向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送來一面錦旗,感謝醫生的幫助。外地患者來求診。該患者有乙肝病毒攜帶病史,2016年診斷「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因為進行未...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 天天要聞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腎臟為先天之本。脾胃在消化吸收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腎臟負責生殖發育。當兩者功能出現異常,如脾陽虧虛或腎虛,便可能導致諸多不適,如腹瀉、手腳發冷、疲勞等。華主任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款中成藥,可同時滋養脾腎,使脾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