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謝萌 釣魚線、塑料管、鋼珠、發卡、體溫計、鐵釘、牙刷……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卻是泌尿外科醫生從患者尿道取出來的東西。年前,深圳市人民醫院就接診了一位14歲男孩小傑(化名),將30顆磁力珠塞入尿道。

小傑的影像檢查圖。
年前,小傑因為好奇,在洗澡時將磁力珠塞進了尿道。這種珠子直徑5毫米左右且磁力不小。在緊張的嘗試後,小傑最終往尿道里塞了一串磁力珠,當他想再拿珠子利用磁吸將尿道里的珠子吸出來時,吸出幾顆後就發現「卡」住了。
起初,小傑不敢告訴父母,大約過了4小時,珠子還沒有取出,他肚子先痛了起來,尿尿也非常痛苦,還有血。隨後小傑才告訴了父母,父母趕緊帶著他到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小傑被收入泌尿外科,由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張學齊和副主任醫師李再尚進行診治。
經過初步檢查,小傑的尿道口呈現紅腫的情況,後到放射科進行詳細檢查,診治醫生髮現還有一坨小珠子堆積在小傑的盆腔區域。

腎鏡輔助下可見膀胱內有多顆彩色珠子。
由於小傑年紀尚小,情況比較特殊,經過嚴密細緻的討論後,醫生決定為小傑進行微創手術,將珠子取出。醫生起初打算用平常用於取泌尿結石的「套石籃」將珠子一顆一顆「套」出來,但多次嘗試,珠子並未取出,思索後,張學齊醫生將工具換成了電切鏡。張醫生介紹,電切鏡自帶攝影系統,可以擴張尿道,且前頭有個電切環可以嘗試將珠子取出。換了工具之後,操作順暢了許多,但由於珠子帶有磁力,全部窩在一起「抱團取暖」,費了一番功夫才將第一顆珠子取出來,手術大概半小時,珠子全部被取出。術後,手術團隊一數,珠子竟然有30顆!

取出來的珠子。
由於微創創傷小,恢復快,再加上小傑及時就醫,小傑很快就出院了。
深圳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張學齊介紹,膀胱區域的異物如果時間久了會形成一些表面的結石,導致血尿、排尿困難等,如果能及時取出來,愈後就沒有什麼不良的影響。如果不能及時取出來,後果可能就很嚴重。
醫生提醒:異物別亂塞,危害可不小
尿道口這麼小,這些千奇百怪的東西到底怎麼進去的?醫生介紹,尿道是連接膀胱和外界的自然腔道,尿道口有一扇叫「括約肌」的門,平常是為了控制尿液進出,排尿時打開,不排尿時關上。當有異物進入時,這扇門受到刺激就會「系統錯亂」,引起強烈收縮,混亂之中,異物就容易被「吸」進去,進入到更深的地方。
深圳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張學齊提醒,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精細而自洽的系統,無論哪個地方有個外來物,都可能引起人體的強烈反應,尿道也不例外,一旦異物進入尿道,危害可不小。
尿血尿痛:
異物進入後,不能正常排尿,一拉就難受。且尿道黏膜非常嬌嫩,異物摩擦或刺傷黏膜後,那尿液必然也一片「紅」了。如果是那些尖銳的物品,還可能把尿道、膀胱刺穿……
易感染:
異物細菌難以估計,插入時大家容易忽略消毒(消毒了也不能放進去!),異物進入尿道後,必然會引起泌尿生殖系統的感染,比如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炎症等,沒有及時得到治療,炎症還可能繼續向上蔓延,導致腎炎甚至全身感染。
會長結石:
異物進入尿道後,就像是給尿道搭了一個葡萄架,尿鹽會以這個「葡萄架」不斷沉積,形成結石,堵塞尿道,不僅會讓尿液排不出去,還可能導致尿液逆流到腎臟,影響腎功能。
醫生提示,尿道、膀胱、肛門、陰道等部位,要避免塞入異物。對待好奇心旺盛的小朋友,家長要進行科學的性教育和正確的引導,平時妥善放置小零件、小玩具。若真的把異物放進了身體里,彆強行把東西取出來,否則可能導致大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延誤治療,並主動配合醫生,詳細描述異物大小、材質等,為醫生診治提供充足的參考依據。
圖片來源:深圳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