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男子每天大便四五次,確診胰腺癌!5種異常或是身體「警報」

2024年02月12日19:55:04 健康 1369

48歲男子每天大便四五次,確診胰腺癌!5種異常或是身體「警報」 - 天天要聞

48歲的劉先生得了怪病,每天大便都要四五次,像稀水一樣,更讓劉先生不解的是,自己根本不能吃油膩食物,只要一吃,腹瀉的癥狀就會更加明顯,而且大便表面還帶著一層油花,仔細看,還能發現不消化的食物顆粒。

除了不明原因的腹瀉以外,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劉先生就瘦了十多斤。

吃了益生菌和止瀉藥,但是癥狀卻時好時壞,為了明確病因,在家人的陪伴下,劉先生來到醫院,通過檢查,劉先生被明確為胰腺癌

劉先生特別不解,醫生,我是腹瀉,不應該是腸道問題嗎?胰腺癌為什麼會引起腹瀉呢?

醫生說,劉先生這種腹瀉有點特殊,在醫學上,它有一個標準稱呼,叫脂肪瀉。

典型脂肪瀉的糞便為色淡,量多,油脂狀或泡沫狀,常浮於水面,多具惡臭。

對於胰腺癌患者而言,由於胰腺分泌的胰脂酶明顯下降,導致脂肪消化不良,就會造成大量的脂肪類物質從大便中排出。

胰腺癌,是公認的癌症之王,由於胰腺這個器官位置隱藏很深,所以要想及時發現胰腺癌,是非常困難的,等到出現癥狀的時候,癌細胞往往已經轉移到周圍的器官,所以治療起來也困難重重,由於胰腺癌的惡性程度很高,導致它的預後也不好,大多數胰腺癌五年的生存率很低。

問題來了,當胰腺癌來臨的時候,身體會有哪些異常警報呢?

第一,出現不明原因的中上腹痛,要警惕胰腺癌

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胰腺癌會發生浸潤及壓迫癥狀,從而引起中上腹痛。

這個時候,容易被誤診為胃痛,很多人反覆去檢查胃,甚至按照胃病來治療,結果反而忽視了胰腺癌。

隨著病情的進一步進展,胰腺癌還會侵犯腹膜神經叢,導致腰背痛

48歲男子每天大便四五次,確診胰腺癌!5種異常或是身體「警報」 - 天天要聞

第二,出現不明原因的黃疸,要警惕胰腺癌

胰腺分為胰頭、胰體和胰尾,胰頭癌最為常見,胰頭這個位置非常特殊,因為這裡與膽總管比鄰,腫瘤一旦越來越大,很容易壓迫膽總管,導致阻塞性黃疸。

第三,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要警惕胰腺癌

胰腺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當胰腺癌來臨的時候,由於各種消化酶的分泌異常,所以很容易導致消化與吸收出現異常,從而引起消瘦。

到了晚期,由於胰腺癌到處轉移,癌細胞廣泛攫取營養,也會導致消瘦。

第四,出現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要警惕胰腺癌

胰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胰島素就是由胰腺分泌的,所以當胰腺癌來臨的時候,會影響患者的內分泌功能,導致血糖出現異常。

這個時候,如果只看到血糖本身,就會簡單認為是糖尿病,而忽視了背後的真兇。

第五,出現不明原因的脂肪瀉,要警惕胰腺癌

很多人都有這樣錯誤的觀念,覺得大便不好就一定是腸道出現了問題,其實並不一定,就像胰腺癌來臨的時候,患者也會出現大便的異常,就是脂肪瀉。

48歲男子每天大便四五次,確診胰腺癌!5種異常或是身體「警報」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馬德興:丁旋腰椎四根骨頭骨折,代陳穎半月板受傷 - 天天要聞

馬德興:丁旋腰椎四根骨頭骨折,代陳穎半月板受傷

5月25日,足球記者馬德興介紹了武漢江大女足在今年的一些困難情況,並認為,這個女足亞冠冠軍對目前正處於低谷之中的中國足球、中國女足而言,這無疑是輸入了一針強心劑,更顯得彌足珍貴。馬德興:從2024年開始,武漢江大女足的整體實力就因為足協推出的女足俱樂部「投入帽(即年度總投入不得超過3000萬元)」「工資帽(含獎...
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藍莓的4倍! - 天天要聞

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藍莓的4倍!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又到了吃桑葚的時候,紫黑透亮的小果子,酸甜可口、豐滿多汁。桑葚的吃法頗多,可洗乾淨後直接生吃,還能榨汁、配酸奶、泡酒……特別百搭。桑葚的營養 膳食纖維桑葚的膳食纖維含量在水果中屬於優秀水平,其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高達
我國8成胃癌與該風險相關,分子醫學中心攜手體檢機構破解「三高一低」難題 - 天天要聞

我國8成胃癌與該風險相關,分子醫學中心攜手體檢機構破解「三高一低」難題

幽門螺桿菌(Hp),被稱為藏在胃裡的「隱形殺手」。它是一種寄生於胃黏膜的細菌,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為40%至60%,且呈現高致病率、高耐葯率和低根除率的「三高一低」特徵。傳統經驗性治療方案因缺乏針對性,易導致治療失敗、藥物副作用疊加及耐藥性...
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 天天要聞

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5月25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布訃告,著名醫學家、教育家顧玉東院士逝世,享年87歲。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醫學家、教育家,中國手外科、顯微外科、肢體功能修復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黨的十五大代表,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華山)主任,《中華手外科雜誌》總編輯,國家衛生...
為什麼很多人一聽到「放療」,就敬而遠之?關於放療的二三事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很多人一聽到「放療」,就敬而遠之?關於放療的二三事

「啊?你說要做放療?是不是已經很嚴重了?」「放療不是會把人燒壞嗎?」「聽說放療掉頭髮、嘔吐、整個人都廢了……」在門診聽到「放療」這兩個字,很多人第一反應不是問「它能不能治好我」,而是「我還能不能撐得住」。眼神里的恐懼,幾乎能把診室空氣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