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結石病醫院解惑:結石反覆長?該如何擺脫「結石體質」?

2024年02月06日10:35:30 健康 1494

臨床上常遇到泌尿結石的患者即使取出結石,也會反反覆複發作,令其苦不堪言。有些患者甚至在幾年內多次手術治療,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引起這一問題的原因有一種,被叫做「結石體質」!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結石體質。

四川結石病醫院解惑:結石反覆長?該如何擺脫「結石體質」?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為什麼會有「結石體質」?

有結石體質的人,可能與自身的飲食習慣、自身的代謝狀況或身有某些疾病有關:

1、自身飲食習慣:比如很多結石體質的人,長期喜歡吃各種火鍋、高鈣飲食,或這類病人不愛喝水,長期尿液處於濃縮狀況,長期進食富含蛋白質、鹽類的食物,導致鹽類在泌尿系統沉積,形成結石。

2、自身代謝狀況:尿液的酸鹼性發生改變,也就是腎小管有酸中毒等疾病。

3、身有某些疾病導致:一些患者有泌尿道梗阻因素,比如先天性的膀胱頸狹窄、海綿腎、腎囊腫腎盞憩室、馬蹄腎,也會導致形成結石體質。

四川結石病醫院解惑:結石反覆長?該如何擺脫「結石體質」?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擺脫「結石體質」 需改掉這5個壞習慣!

01、攝入充足水分

如果你不愛喝水或經常忘記喝水,水分攝入不足,尿液就會減少,尿中的結晶就容易沉積下來,最後形成結石。喝夠水才能產生足夠多的尿液,從而沖走微小的結晶。

02、勿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飲料中的草酸鈣磷酸鹽含量比較高,它們都是最常見的結石成分;另外,啤酒有快速利尿的效果,容易造成人體短時間內脫水。所以,愛喝飲料、啤酒,而喝水少的人更容易得腎結石。建議少喝飲料、啤酒。

03、不要吃得太咸或太甜

吃得太咸,會促使身體排出更多鈣元素,這些鈣遇到草酸、尿酸,就容易形成腎結石。對於成人來說,每人每日鹽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 5 克以內,少吃火腿、香腸、鹹菜腐乳等含鹽量高的食品。

而糖也會增加鈣的排出,所以也容易導致結石,成年人每人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內。

四川結石病醫院解惑:結石反覆長?該如何擺脫「結石體質」?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04、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如果長期攝入嘌呤含量過高食物,如濃肉湯、海產品、動物肝臟等,高嘌呤食物進入人體,新陳代謝後會產生尿酸,尿酸水平較高時,可促使尿液中草酸鹽沉積,形成結石。

05、不要吃太多含有草酸的食物

一般情況下,草酸鹽會與腸道中的鈣相結合,以尿液排出體外。草酸鹽攝入過多,超出機體代謝能力,便會在尿液中濃縮結晶,形成結石,比如草酸鈣、磷酸鈣等。

除了以上飲食習慣的因素外,還有一些疾病,比如甲亢、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也可能導致腎結石的產生。有這些疾病的朋友,更要多加註意。

四川結石病醫院解惑:結石反覆長?該如何擺脫「結石體質」?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最後四川結石病醫院溫馨提醒:結石的複發率還是比較高,因此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定期檢查不能少,尤其是有以上5種「壞習慣」的人群,最好半年做一次檢查,及時掌握結石情況,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 天天要聞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近期,亞洲多個國家(地區)衛生部門通報,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中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安排針對JN.1毒株的疫苗接種。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 天天要聞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楊夏2個多月前(2月20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檢,讓一貫標榜「品質」的盒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風波。近日,青島盒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來自「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町蛋業)的保潔無抗鮮雞蛋,在抽檢中發現農獸葯殘留超標,受到了廣泛關注。圖片來源:...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 天天要聞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點新聞報道】俄羅斯一名男子的後腦杓突然長出一個5英寸(約12cm)「惡魔角」的角質瘤,起初他不以為意,一直忍受頭痛,後來因為嚴重影響到生活,便前往醫院就診,將角質瘤移除。而負責手術的醫生坦言,這是他行醫25年來,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見的病例。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 天天要聞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近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的《中華醫藏》(簡稱《醫藏》)溫病捲髮布暨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根基,也是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