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看你的書,想看看寫書的醫生長什麼樣子,所以特地來你的門診。」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候任主委、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多年來,總是記得這句話。60多歲的浙江患者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多年,有次在書店偶然翻到董健編寫的《專家解答腰椎間盤突出症》,心心念念想看看這位「上海專家」的樣子,專門預約門診。這正是董健二十多年來深耕科普的動力。

外科醫生為何忙著抽空寫科普
據悉,《專家解答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董健帶領團隊在診治數萬例腰椎疾病患者的基礎上,以患者問題為導向,總結經驗、圖文並茂的科普作品,2005年一經出版,就廣受好評,之後又出版「升級版」的《專家診治腰椎間盤突出症》、「補充版」的《細說腰椎退行性疾病》。三本書累計發行超過10萬冊,平均每年印刷兩次,在諸多同類科普書籍中重印版次及銷售量均排名第一。
這些書被評為上海市優秀科普圖書,並通過董健的網站免費提供給大眾閱讀,瀏覽量近千萬。2014年,以這套科普書為基礎,董健成了國內第一位因為腰突症防治的科普工作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醫生,至高榮譽,引領行業風氣之先。
「人家外科主任忙著手術,你為什麼喜歡抽空寫科普文章?」早在二十多年前,當時的中山醫院院長、國內著名健康教育家楊秉輝教授就這樣問董健。董健的答案很簡單,「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病人慕名來看病,許多問題會寫在紙上問我,門診沒時間跟病人細說,擔心解釋得不清楚,讓病人失望。怎麼辦?那就利用業餘的碎片時間做科普。」
對每一位病人負責,對每一個生命真誠,是從董健學醫之始就藏下的初心。作為「斷肢再植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中偉教授留在上海的大弟子,董健視恩師為偶像,恩師言傳身教,董健習得真傳。作為我國脊柱腫瘤外科的先行者,臨床中,他不止一次聽到患者和家屬這樣含淚訴說。他專攻脊柱外科「禁區」——全脊柱腫瘤整體切除術。脊柱解剖結構,鑽研了不知道多少遍;國內外文獻,翻閱了不知道多少回;「醫工結合」的思路,在他心中從萌芽到開花……
十年前,一位歷經兩次手術又兩次複發的胸椎骨巨細胞瘤患者找到董健,當時腫瘤侵犯範圍達四個椎體,不僅侵犯肺部,還與胸主動脈粘連。看著患者家屬懇求而信任的目光,董健深吸一口氣,周密準備,成功拿下一台長達17小時的全脊柱腫瘤整體切除術。一晃十年過去,患者腫瘤從未複發,全家回歸正常生活。

「我們設計了一種臨時棒,上面安裝脊柱保護器,在手術中,把分離出來的腫瘤椎體沿著臨時棒,以旋轉的形式取出來,這樣既不會壓迫脊髓神經和血管,又儘可能降低腫瘤細胞局部播散的可能性。」董健介紹,國際報道的脊柱腫瘤切除術式需要20小時,出血量高達8000毫升,手術過程充滿風險;但董健的手術時間縮減至4小時,術中無須輸血,極大降低複發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通常情況下,患者三五天就可以下床走路。近年來「分離式」技術的運用,又將脊柱腫瘤手術帶入新時代。
科普讓病人放下猜疑更信任醫生
「我把60%的時間和精力給了臨床醫療,20%給了教學科研,還有20%必須是醫學科普。」董健說。作為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上海市健康科普專家庫骨科學科召集人,迄今為止,董健共主編出版科普書籍14本、總主編18本,拍攝科普視頻30部、微電影2部,撰寫科普文章500餘篇。
他還將科普融入學科建設與發展,打造一支「老中青」結合的科普團隊,讓科室里年輕人充分發揮互聯網思維,探索醫學科普創新形式。而今,「上海中山骨科董健」入駐人民日報健康號平台,已有上千萬點擊量,每月科普文章視頻觀摩人次超過百萬。團隊拍攝的「骨健康」短視頻,瀏覽量超過5000萬人次。「骨骼是牆,成骨細胞負責砌牆,破骨細胞拆牆,骨質疏鬆症,是這兩名『裝修工人』搗鬼……」有趣的比喻和講解,讓骨科疾病能深入淺出地為大眾所了解。
截至目前,董健及團隊創作的科普視頻、微電影和紀錄片的瀏覽量近2億次,榮譽也紛至沓來。僅去年一年,他榮獲第一屆上海市健康科普推優選樹活動的「健康科普傑出人物」、「上海市健康科普推廣公益大使」。董健團隊的《骨健康必聽必看》叢書還獲得科普成果二等獎。
科普是一個願望,是一份情懷,甚至已經變成一種習慣。董健說,「顧玉東院士說過一句話——要讓病人把醫生當成朋友。通過科普,就能實現這個目標,讓病人信任你、理解你,而不是猜疑和提防,因為病人與醫生應該是對付共同疾病的同一戰壕里的戰友。」
科普面向老百姓,更能對國家政策出台起到支持與推動作用。董健於2017年和相關專家牽頭與多家機構,在中山醫院聯合成立國內首個「中國醫學傳播智庫」;2018年,領銜成立國內第一家醫學科普研究所——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深入參與推動科普納入醫院績效考核和高級職稱評價的政策出台。
就在去年8月,董健當選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他將把團隊的經驗更好總結、推廣到全國各地,為全國搭建橋樑,推動更多醫務工作者投入科普,佔據科普高地,真正發揮主力軍作用。董健最後道出心聲,「我是外科醫生,但我希望所有人都不要走到手術這一步,哪天科普做到讓我在手術台上『失業』了,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來源:作者:顧泳 宋瓊芳 齊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