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馬雪平
12月2日下午2時30分左右,德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手術室里,一台特殊剖宮產手術正緊張有序地進行,片刻過後,悅耳的新生兒啼哭聲響起,王女士(化名)母女平安。隨著最後一針縫合完畢,手術順利完成,在場醫務人員臉上滿是喜悅。
「特別感謝田主任和團隊的醫護人員,幫我成功保胎,他們醫術高超,護理周到!」王女士笑著說。王女士今年33歲,在妊娠28周時到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做日常產檢,被診斷出前置血管合併前置胎盤的兇險病症。

「前置胎盤與前置血管並存,病情較為罕見,可以說孕婦肚子里裝了兩個不定時的『炸彈』,分娩過程中一旦血管破裂,分分鐘就會危及胎兒的生命。」產科主任、主任醫師田翠平介紹。
正常妊娠時,胎盤附著於子宮體部。妊娠28周後,若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位置低於胎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子宮好比一間房子,子宮頸口就是房門,胎盤就像牆紙,可以貼在房頂上、房子側壁上,但如果牆紙將房門堵住或到達門口,這就是「前置胎盤」。前置胎盤會導致孕婦失血,出血量多可致胎兒窘迫,甚至缺氧,導致胎死宮內。另外,正常的臍帶像一根條索狀的繩子連接胎兒和胎盤之間,而在王女士腹中,臍帶附著在胎盤邊緣以外的胎膜上,胎膜上布滿了血管,屬於前置血管。前置血管可能造成分娩時胎兒失血,引起胎兒或新生兒死亡。
了解病情後的王女士很是焦慮,田翠平一邊寬慰她,一邊為其制定合適的保胎方案。
妊娠33+6周時,產科開始為王女士進行住院保胎,嚴密監測著胎兒的情況,並根據檢測情況開展術前討論,就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了評估、預測,制定了合適安全的手術方案。
妊娠36+5周時,產科團隊為王女士實施剖宮產手術。術中,田翠平快速輕柔地避開胎盤附著部位及前置血管,選擇合適的子宮切口快速將胎兒娩出,新生兒5.1斤,評分10分。確認胎盤胎膜完整娩出後,田翠平為王女士注射強效宮縮劑,嚴密縫扎止血,經過醫護團隊30多分鐘的緊密配合,手術順利完成,術中出血不到200毫升。
「簡直是個奇蹟!田主任能為我保胎到36+5周,特別不容易,感謝她的幫助讓胎兒在基本足月的情況下分娩。」王女士表示,自己整個孕期一波三折,因可疑破水、異常出血、前置胎盤及前置血管的情況,前後三次住院,在田主任及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平安生產。

作為市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德州市婦幼保健院設有全市首家「前置胎盤」特色專病門診,每年有100多例前置胎盤孕婦在這裡安全實施剖宮產術。此次「前置胎盤+前置血管」孕婦順利生產,再次體現了德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精湛的技術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