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狹窄很可怕,過度灌注更可怕!

2023年10月24日19:38:05 健康 1514

70多歲的林奶奶,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平素並未規律服藥,血壓、血糖控制一般。8月以來,林奶奶反覆出現頭暈、右側肢體無力、行走不穩,曾到外院就診。

外院頭顱MRI顯示林奶奶左側基底節區腦梗死。經治療後,林奶奶的肢體無力的情況有所改善,但活動仍不靈活,不敢行走。為尋求進一步診療,林奶奶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神經內二科寧偉芹醫師接診患者後,安排完善相關檢查。CTA檢查提示患者頭頸部動脈粥樣硬化,其中左側頸總動脈分叉口-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局部管腔基本閉塞。DSA腦血管造影結果提示: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狹窄率約90%,累及長度約20mm,狹窄遠端血流緩慢,前交通開放右-左代償;右側頸內動脈起始部中度狹窄,狹窄率約40%,累及長度約15mm;右側頸內動脈海綿竇段中度狹窄,狹窄率約60%,累及長度約10mm。

經腦血管病MDT多學科會診,考慮患者為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血管內治療指征明確,無絕對禁忌症。

與家屬充分溝通、告知病情及手術相關風險後,決定為患者行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重度狹窄球囊擴張血管成形+支架植入術。術後,神經內二科主任鍾水生查房時,發現患者意識模糊,右側肢體肌力2-3級。複查CT顱腦平掃提示左側大腦半球腫脹。

血管狹窄很可怕,過度灌注更可怕! - 天天要聞

鍾水生閱片後分析,患者左側額顳頂枕島葉皮層及基底節區見瀰漫高密度影,伴有左側腦腦溝、腦回變淺,考慮與左側頸內動脈開通後,引起高灌注造成造影劑外滲相關。應立即嚴格控制血壓、清除氧自由基,適當脫水等治療。經及時治療1周後,林奶奶轉危為安。

鍾水生指出,腦血管狹窄病人開通血管後有3%-4%概率發生過度灌注,因此為防止術後發生過度灌注,需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有無新發神經系統癥狀,如有異常,應立即複查頭顱CT,而後立即處理,以防手術前功盡棄。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 天天要聞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隨後幾天,陸陸續續有家長帶孩子自行前往西安進行血鉛檢驗。查血鉛的單獨診室掛牌5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再次趕往西安市中心醫院,發現與昨日不同的是,兒科門診已開闢單獨的診室供天水血鉛異常幼兒就診。下午3時許,仍有...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所說,在我國大約有1.5億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風險,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後的併發症,當多個併發症找上門,損害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著掖著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 天天要聞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著掖著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講耳鳴,你可能不知道,在醫藥店的犄角旮旯裡面,藏著三種緩解耳鳴的特效藥,這些葯呢,就像是被人丟在角落裡的寶貝一樣,就因為太平價,所以藥店呢,也不怎麼愛賣,感覺呢,再晚一點呢,他們就要徹底消失了第一,益氣聰明丸,生陽聰耳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 天天要聞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溫天氣中因嚴重中暑不幸去世。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