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
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
以兒童為主
據了解,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髮生期提前,還出現了低齡化的特點。有兒科醫生髮文指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體流行大年,如果孩子有發熱、乾咳等典型表現,要考慮這個問題。
11月或將迎來感染高峰?
醫生這樣說!
近期,據媒體報道,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地兒童醫院內科門診接診的患兒增多,主要是肺炎支原體感染。
北京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發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達到高峰。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園區有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9月1日開學起,兒內科接診的患兒就明顯多了起來,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引發呼吸道癥狀的患兒。
如何科學防治此類疾病?10月20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呼吸科主任醫師曾強指出,支原體肺炎是一個可防可治的疾病,遵醫囑用藥後3至5天會有好轉,2至3周可痊癒,愈後鮮有後遺症。他說,勤洗手、常通風能夠有效預防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每年都有
家長無需過度緊張
曾強介紹,支原體肺炎感染人群中,大多是學齡期和學齡前期的孩子,在小齡段的孩子中並不多見。病症臨床表現有很大的個體化差異,輕者可不發病,或只是表現出上呼吸道感染,乾咳等刺激性咳嗽、發高燒等,重者可致肺實變、胸腔積液、壞死性肺炎等。今年暑假以來,支原體肺炎重症患者中,出現肺實變的情況較多,這類患者病情相對較重、治療時間也較長。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治療效果會更好。
今年支原體肺炎病例為何突然增多?曾強介紹,此前大家在預防新冠病毒期間,由於人員接觸少,且佩戴口罩,減少了很多感染風險。近年來隨著檢測水平的提高,確診病例顯著增多,所以支原體肺炎比往年更受關注。
無需囤阿奇黴素
出現癥狀及時就診
勿自行服藥
據了解,目前支原體肺炎的首選治療藥物是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如阿奇黴素、羅紅霉素。近期有傳言阿奇黴素斷貨,部分家長開始「囤葯」,曾強表示並不需要。
他說,目前醫院暫未出現阿奇黴素供貨不足的情況。「即便缺貨,也有很多代替藥物,家長完全沒有必要囤葯。」
曾強同時指出,孩子出現乾咳等刺激性咳嗽、喘息、發高燒等癥狀時要及時就診,通過相應檢測進行診斷。因為出現這些癥狀時不一定是支原體肺炎,也可能存在混合病毒、細菌感染的情況。他說,在沒有確診時,不建議家長自行讓孩子服用阿奇黴素。「如果孩子出現了對應癥狀,班上又有同學得了支原體肺炎,更需要及時就診,爭取治療時間。」曾強強調。
治療支原體肺炎急不得,用藥後3至5天會有好轉,基本需要兩至三周方能完全恢復。「有些家長怕孩子請假落下功課,急於讓孩子在兩三天完全恢復,發現服用阿奇黴素一兩天沒有好轉,又換了其他抗生素,這是不可取的。」曾強解釋,藥物作用需要一個過程,短期患者體內沒達到有效的血葯濃度時,換藥後效果也不好,反而更容易產生耐藥性。曾強呼籲家長,要嚴格遵醫囑、按療程用藥,如果用藥過程中病情有好轉,也一定要堅持服藥,用夠一個療程,防止複發。
勤洗手、多通風
無需藥物預防
醫生介紹,支原體肺炎患者居家治療時需要在生活上多注意,應適當隔離,避免傳染家中其他幼童;同時,清淡飲食,不吃煎炸、肥膩、冰凍等食物,可以適當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必要的時候可以吃退燒藥。
預防支原體肺炎最好方式是勤洗手、多通風。家長無需過度恐慌,多開窗戶通風、讓孩子勤洗手可以大大減少感染風險,並且不需要使用藥物進行預防。
來源:南方網、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南方日報、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