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謝文竹
42歲的金女士(化名),半年前在杭州市腫瘤醫院做了甲狀腺癌根治手術,術後病理結果顯示:甲狀腺乳頭狀癌伴頸部淋巴結轉移。複查時,醫生建議她後續還要進行碘131治療。
「腫瘤不是完全切除了嗎?為什麼還要做碘131治療?聽說這個治療有輻射,會不會像化療一樣傷身體,掉頭髮呀?」金女士越想越慌。
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不少患者在接受甲狀腺癌根治術後還需進行放射性碘131治療,讓人不免心生恐懼:「這真的非做不可嗎?」
為此,杭州市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趙春雷主任醫師今天就特意和大家講講,甲狀腺癌術後為什麼要做碘131治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碘131治療的作用
碘131治療,根據治療目的可分為3個層次:
1、清甲治療:主要適用於複發風險為中危的患者,便於長期隨訪及腫瘤複發監測,且本人有意願的低危患者;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後評估有補充全切的臨床需求,不願或不宜再次手術的患者,目的在於清除手術後殘留的甲狀腺組織。
2、輔助治療:主要適用於術後無確切殘留或轉移灶但懷疑可能存在局部或遠處轉移、複發的患者,尤其對於疾病複發風險較高的患者;也適用於高血清Tg水平,但影像學為陰性或臨床可疑腫瘤殘留的患者,治療目的在於清除手術後影像學無法證實的可能存在的轉移或殘留病灶。
3、清灶治療:適用於具有攝碘功能的術後遠處轉移性病灶患者,局部複發或持續性病灶及局部轉移性病灶患者,治療目的在於治療手術後已知存在的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或遠處轉移灶。
需要注意的是,清甲治療、輔助治療、清灶治療不是遞進關係,而是根據患者病情實際情況做出的不同治療目的的選擇。
通常來講,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後如果有癌灶比較大(大於1cm)、侵犯甲狀腺外組織、有淋巴結轉移和/或遠處轉移等其中之一或以上的情況,均應考慮行碘131治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什麼類型的甲狀腺癌需要做碘131治療?
趙春雷介紹,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濾泡狀腺癌是分化程度較高的甲狀腺癌,合併稱之為分化型甲狀腺癌,佔全部甲狀腺癌的90%以上。
這兩種類型的甲狀腺癌細胞在生物學性質上接近正常甲狀腺細胞,能夠攝取碘元素,適合做碘131治療;而未分化癌和髓樣癌的癌細胞不能攝取碘元素,不能採用碘131治療。
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需要三步
大多數分化良好的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治療需要經歷三步:
首先,進行甲狀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手術,並且進行頸部淋巴結清掃,這也是甲狀腺癌根治的常規組成部分。
其次,進行術後TSH抑制治療,也就是服用超過生理劑量的左旋甲狀腺素對促甲狀腺激素(TSH)進行抑制,降低腫瘤複發幾率。
最後,進行甲狀腺癌術後碘131治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僅採用手術治療和TSH抑制治療的患者相比,經過碘131治療的患者,複發和轉移幾率明顯降低。
「手術+TSH抑制+碘131治療」的聯合應用是國際上公認的理想、有效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治療方案,如果治療得當,多數患者可以長期生存。
趙春雷表示,金女士的術後病理顯示雙側甲狀腺內均有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灶,最大的病灶達到2.3cm,並侵犯了甲狀腺腺外肌肉和脂肪組織,在頸部淋巴結清掃切除的28個淋巴結中,也有13個淋巴結內有轉移灶,據此判斷金女士有高危級別的甲狀腺癌複發風險,所以才安排了碘131治療。
碘131治療是怎麼進行的?安全嗎?
碘131治療以口服的方式給葯,在患者空腹至少2小時後,將分裝好的液狀碘131稀釋在溫開水中,在隔離病房內一次性口服喝下。
患者在口服碘131後應適量飲水並注意及時排尿。
隔離期間內採用忌碘飲食,注意休息和預防感冒。
治療後一段時間內需要住在專用的輻射隔離病房,待體內的殘留放射性劑量降至規定標準時方可出院。隔離時間一般為3~5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單次碘131治療是比較安全的。對需要重複治療的患者,尚無碘131累積治療劑量的上限規定。隨著治療次數增多和碘131累積劑量加大,輻射副作用的風險會增高。
常見副作用有慢性唾液腺損傷、齲齒、鼻淚管阻塞或胃腸道反應、肺纖維化、骨髓抑制(罕見)。
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表明碘131治療會影響生殖系統,但建議女性在治療後6~12個月內避免妊娠。
碘131治療後需要注意什麼?
1、需在有專門防護條件的病房隔離治療,患者出院時體內仍有一定的放射性殘留,因此在出院後1個月內禁止與孕婦、嬰幼兒、兒童密切接觸,其他人也儘可能少接觸,不去公共場所和人群密集場所,注意休息,排泄物及時沖洗。
2、需終身服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同時也是TSH抑制治療),通常清甲治療24~72小時後開始(或恢復)口服甲狀腺激素。
3、治療後2~10天內進行治療後碘131全身顯像。
4、碘131治療4~6周後需首次門診複查,以監測和調整甲狀腺激素的服用劑量,後續遵醫囑定期複查和隨訪。
如今,金女士已接受碘131治療三個多月,甲狀腺功能各項指標控制良好,甲狀腺球蛋白水平在安全範圍之內,頸部超聲也沒有發現異常,未來定期複診即可。沒有了心理負擔的金女士,對未來生活充滿期望。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