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高致殘性自身免疫病,以關節腫痛為最常見臨床表現,病情多反覆且逐漸加重,最終導致關節結構破壞,造成殘疾。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有疑問,有些人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好像不治療也能痊癒,真的是這樣嗎?
RA不治療一般不能自愈
類風濕關節炎的危害程度,與其病理損害的輕重有很大關係。從類風濕關節炎的預後來看,約20%的病例經過短期的病變活動後,不留任何後遺症而緩解;約25%的病例病變緩解後只留輕度後遺症;約45%的病例關節部位炎症持續活動,最終發展成不同程度的關節畸形;不到10%的病例為重症,最終發展成完全殘疾。
隨著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病程的延長,殘疾率會逐步升高。根據數據顯示,我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病程1~5年致殘率為18.6%,病程≥15年的致殘率則上升至61.3%。
很多患者在類風濕關節炎發作早期沒有重視,選擇不治療,導致疾病反覆發作,最終關節嚴重受損。
RA不治療會有什麼後果?
類風濕關節炎到底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①危害心臟:類風濕性關節炎並發心包炎可高達20%~50%,少數還形成類風濕結節,多數無癥狀,往往在檢查心臟時發現。但也有引起心臟衰竭的可能。
②危害肺部: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呼吸道疾病,多見胸膜炎和間質性肺炎,特別是長期患病的老年人。
③危害皮膚: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引發皮膚病,具有代表性的為類風濕結節。
④危害眼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出現乾燥綜合征,從而引起角膜和結膜乾燥不適,少數患者可並發鞏膜炎、虹膜炎,多發生在角膜邊緣處。
如果不治療,會有什麼後果?
①一定會引起感染,肺部感染可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
②影響心臟功能,嚴重可能導致心包炎;
③導致血管炎,嚴重可致血栓、死亡。
儘管可能有很少一部分患者能自行緩解,但多數患者若不經治療,除造成關節損害外,還可能產生臟器受累,此時的損傷是不可逆的,不僅加大了治療難度,還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因此,一經確診,應避免僥倖心理,要充分認識到類風濕關節炎幾乎不可能自愈,需儘早於風濕科進行規範治療,控制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