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小姐因反覆咳嗽兩年余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就診。本以為是普普通通的肺炎或者支氣管炎,但檢查結果卻讓她感到疑惑:平時並沒有氣促氣喘的癥狀,為何也會得哮喘?
該院呼吸內科副主任蘇宏表示,對於哮喘這個疾病,很多人最早的認識來源於電視劇:男主哮喘發作後呼吸困難,捂住胸口,趕緊拿出一個小瓶子猛吸氣。但其實,哮喘分為很多種類型。出現只咳不喘、乾咳不斷、胸悶等癥狀,也可能是不典型哮喘。
哮喘可能自行緩解但會反覆發作
頻繁、嚴重的哮喘發作可能致命
哮喘是如何發生的?蘇宏副主任醫師介紹,哮喘發病的原理是呼吸道長期處於炎癥狀態,而這種炎症與呼吸道的高反應性相關。
「我們知道,呼吸道是空氣進出肺的通路,而哮喘患者的呼吸道不同於一般人群,他們的呼吸道非常敏感,在刺激因素如過敏原、藥物、冷空氣等的作用下,呼吸道的肌肉收縮痙攣導致氣道變窄,引起通氣不暢,空氣吸入和呼出受到限制,會出現喘息、氣急、胸悶和咳嗽等癥狀。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工作,嚴重時還會影響睡眠。」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呼吸道的高反應性大多數情況下是可逆的,沒有藥物干預,癥狀也可能自行緩解。但這種癥狀緩解不是治癒,沒有規範的治療,哮喘會反覆發作。頻繁和嚴重的哮喘發作對患者是致命的,應及時就醫。
不氣促、不氣喘會患哮喘嗎?
「平時吃了生冷的食物後,就一直反反覆復咳嗽」「支氣管炎、咽喉炎、感冒診斷了個遍,吃了很多葯也不見好轉」……
醫生回顧了王小姐的病歷特點,仔細詢問病史後發現,王小姐發病有以下特點:
一是著涼後易咳嗽,並且持續時間很長;
二是咳嗽在夜間、早起時發生或加重。
由此醫生懷疑她的咳嗽不是由於支氣管炎或咽喉炎,而是哮喘引起。但王小姐本身沒有氣喘的癥狀,那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哮喘也分不同的類型:典型哮喘和不典型哮喘。
所謂典型哮喘,是指病人有典型的喘息癥狀。相比起來,大眾對不典型哮喘比較陌生,包括:
1、咳嗽變異性哮喘,也有稱之為隱匿性哮喘:只咳不喘、乾咳不斷的哮喘,多數患者初發時以為只是感冒,或被錯誤地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如果缺乏規範治療,部分患者後期也可能發展為典型哮喘。
2、胸悶變異性哮喘:胸悶是唯一癥狀,病人只有胸悶這唯一癥狀或主要癥狀。
老年人等重點人群要注意
哪些人群更容易患哮喘?哮喘的易感人群包括老年人和有長期吸煙史、過敏史、呼吸系統病史的人群。此外,長期暴露在有粉塵、煤塵、灰塵的環境中的人群,都會增加哮喘患病的風險。

新華社圖片
哮喘怎麼防治?蘇宏副主任醫師介紹,哮喘跟炎症有關,治療就要「消炎」,於是部分患者認為每次哮喘發作時應該服用抗生素。實際上這是不對的,單純的抗生素治療無效。
「哮喘是氣道炎症性疾病,但它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單純的抗生素治療並無作用。」
老年醫學科醫生指出,核心的治療方案是使用激素藥物控制非感染性炎症,其中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控制哮喘的一線基本藥物,比起口服劑型,吸入劑型雖然使用起來麻煩,但具有使用量少、作用直接、全身副作用小等優點,臨床上往往聯合支氣管擴張劑長期使用。
中醫調護有妙招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陰陽平衡才不會生病,可以通過綜合調理的方式,保持健康的狀態。
可通過飲食、情志、運動、日常起居等的改善預防哮喘的發生和發展,做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綜合調理」的目標。
1.民以食為天,食療是中醫治療的一大特色。
每樣食物都有「寒熱溫涼」的屬性,可以通過辨證來調配食物,以食物的偏性糾正身體陰陽失調的狀態,輔助藥物療法提高療效:
(1)比如以畏寒怕冷、形寒肢冷、氣不足等為主要表現的寒性哮喘,可服蘇子粥(蘇子10g、粳米6g)
(2)以氣促聲高,喉中哮鳴,痰色黃而黏稠,口渴喜飲等為主要表現的熱哮者可服桑皮粥(桑白皮90g、粳米30g、白糖適量)
(3)哮喘緩解期,可服預防哮喘方(冬蟲夏草15g、黃芪10g、大棗10枚、豬肺1具)。
2.調節情緒,保持好的心境
《養性延命錄》所說:「喜怒無常,過之為害」。不良或過度的情緒例如過度緊張、焦慮等刺激會誘發哮喘。
3.適當鍛煉,勞逸結合
哮喘患者可根據自身體質選擇中醫傳統功法,如太極拳、五禽戲等項目,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4.注意日常起居
每年的寒暖交替季節,氣溫變化較大,往往是哮喘的多發季節,這些時節需注意保暖,適當增減衣物。除此以外,哮喘患者最好能夠找出過敏原,避免與之接觸,是預防哮喘複發的重要措施。
老年醫學科醫生提醒,哮喘是慢性病,與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需要長期用藥的疾病。通過規範化的治療和管理,哮喘可以被完全控制,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要達到這個目標,患者要學會自我管理,定期隨訪,密切配合醫生治療方案的調整,科學使用抗炎葯和支氣管擴張劑及其他治療。
采寫:南都記者 楊麗雲 通訊員王校宇李龍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