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酷暑要當「心」!心梗不止高發於冬季,這7大秘訣養護小心臟

2023年07月31日14:47:04 健康 1831

炎夏酷暑要當「心」!心梗不止高發於冬季,這7大秘訣養護小心臟 - 天天要聞

炎夏酷暑要當「心」!心梗不止高發於冬季,這7大秘訣養護小心臟 - 天天要聞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供給心臟營養物質的血管——冠狀動脈的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導致壞死。疼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癥狀包括:突然發作劇烈持久的胸骨後壓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常伴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

一、夏季發生心梗的原因有哪些呢?

①未及時補充水分

夏季天氣較熱,在出汗多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血液黏稠,易形成血栓,誘發心梗。

炎夏酷暑要當「心」!心梗不止高發於冬季,這7大秘訣養護小心臟 - 天天要聞

②情緒波動大

高溫天氣會使人比較煩躁,人們的情緒容易激動,會使交感神經高度興奮,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情緒的劇烈波動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大誘因。

③在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後,不少人會選擇晚上去大排檔吃燒烤、喝冰啤酒,吃到後半夜,作息不規律,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④冷熱交替

進入空調房冷熱交替,血管可能出現突然痙攣、收縮。在這些情況下,發生心梗的概率要比其他時候高一些。

二、哪些是夏季心梗高危人群呢?

①合併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肥胖、吸煙、高齡、早發猝死家族史等人群,特別是既往明確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是心梗的高危人群;

②夏季氣溫炎熱,新陳代謝旺盛,青年人在夏季出汗較多容易大量脫水,造成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喜食冷飲,貪涼,由此可能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

③既往有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的青年人,工作壓力大、熬夜、交感神經張力高的人群,也易發生心肌梗死。

三、炎炎夏日,千萬別把心梗和中暑混淆了!

①中暑指在長時間高溫、高濕作用下,身體內環境失調、紊亂,體溫調節功能出現障礙的一系列熱應激綜合征。中暑病人常伴有發熱。

心梗患者早期一般無明顯發熱,會出現血壓下降,皮膚溫度降低、四肢冰冷等情況。

②中暑者因大量出汗後血容量下降,面色蒼白,在此之前往往還有面色潮紅、皮膚灼熱表現。

心梗患者因堵塞血管部位不同,有的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有的人則表情痛苦、面色紅潤。

③中暑患者遠離高溫環境,到通風陰涼處安靜休息,並適當補液後,胸悶氣短情況常有明顯改善。

心梗患者的胸悶則呈心前區壓榨感,常伴有胸痛,持續時間長,轉至陰涼處得不到緩解,或緩解後再次出現。

四、炎炎夏日,如何預防急性心梗呢?

①及時補充水分

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需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血黏度增加、流速減慢,增加血栓形成風險,誘發心絞痛、心梗和腦卒中等。除了白天正常喝水,在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晚上睡覺前喝兩口溫水也是好習慣。

炎夏酷暑要當「心」!心梗不止高發於冬季,這7大秘訣養護小心臟 - 天天要聞

②調節情緒變化

良好的情緒和心態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十分重要。天氣悶熱、人多嘈雜,使人容易煩躁,而情緒激動失控、緊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應注意保持愉悅健康的心態。當環境氣溫達到32℃時,老年人要減少體力活動,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溫度高、濕度大、人流量大的地方。

③注意飲食

夏季炎熱,很多人喜冷飲,但是千萬不要迅速、大口喝冰鎮飲料,因為忽然過冷刺激會引起血管收縮,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適,影響消化。平時也要忌吃肥肉、動物脂肪、動物內臟、蛋黃等,少吃甜食。男性患者尤其應戒煙、忌飲烈性酒,忌暴飲暴食。

④作息規律,避免熬夜

年輕人因胸痛就診的越來越多,長期熬夜的人患冠心病和高血壓的風險增加,因為作息不規律,休息不好,生物鐘被打亂,脾氣暴躁,容易情緒化,甚至直接影響血壓,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凌晨2點左右,人的交感神經很弱,副交感神經很活躍。如果熬夜不睡覺,植物神經就會紊亂,容易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由於長期熬夜導致過度疲勞,身體抵抗力差處於虛弱狀態,不穩定斑塊容易破裂,這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

⑤不要在飽餐或飢餓時洗澡

洗澡時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水溫太高可使皮膚血管過分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導致心腦缺血,可誘發急性心梗。

⑥夏天一定要注意溫度差

心血管病人尤其要警惕高溫及室內外的大溫差。空調溫度不宜設置太低,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過8℃,如果從炎熱的室外進入涼爽的空調房或從空調房外出,可以先敞開房門,在門口站一會,給身體一個緩衝的時間,讓心臟有個適應的過程。避免血管受過度冷熱刺激引發痙攣。

炎夏酷暑要當「心」!心梗不止高發於冬季,這7大秘訣養護小心臟 - 天天要聞

⑦不要隨意停葯,定期體檢

有心腦血管疾病要遵醫囑堅持服藥,不要隨意停葯。有的人看夏天天熱了,吃得清淡了,血壓血脂跟著正常了,認為就可以停葯,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另外,中老年人應每年參加一次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除了常規檢查,可以增加一項頸動脈超聲檢查,通過無創的超聲可以判斷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及時就醫。

重點來了,最最重要的是高溫天胸悶不要拖,持續高溫的天氣,使人常有悶得透不過氣的感覺。急性心梗約有三至四成的患者會在發病前3-7天內有心慌憋悶、胸痛、乏力等先兆癥狀。如果感覺胸悶,不能大意,尤其是老年人,要及時就診,因為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拖延時間越長,死亡心肌越多,病人即使沒有死亡,也可能會留下心功能不全等後遺症!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新化縣中醫醫院 劉四平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H)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衛健委叫停「阿爾茨海默病手術」 - 天天要聞

國家衛健委叫停「阿爾茨海默病手術」

據南方日報報道,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通知》。根據這份通知,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對該技術進行評估,評估認為該技術處於臨床研究早期探索階段,適應證及禁忌證尚不明確,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質量循證醫學證據支撐。根據《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心臟代謝性疾病、骨質疏鬆、焦慮抑鬱、孕產期、圍絕經期人群如何運動有指引!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等發布運動處方共識 - 天天要聞

心臟代謝性疾病、骨質疏鬆、焦慮抑鬱、孕產期、圍絕經期人群如何運動有指引!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等發布運動處方共識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健康促進和慢病預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預手段。對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腎臟病、原發性骨質疏鬆、乳腺惡性腫瘤、焦慮抑鬱症等患者,以及處於孕產期、圍絕經期及絕經期等特殊階段的女性應該如何科學運動?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 天天要聞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半島網7月8日訊(記者 張家瑞)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在心內科學科帶頭人鍾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華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導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鄭強、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聲心動圖室許紅曉副主任醫師等支持下,心內科冠心病與結構性心臟病病區副主任、結構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 天天要聞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控糖不是犧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藝術。」【第一關】不控糖,生活隨時「斷電」!你有沒有試過:飯後血糖飆升,整個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來,才發現手腳發麻、眼花頭暈?這不是小問題。糖尿病不是簡單「少吃甜」就夠了,它像隱形炸彈,藏在每一口飯、每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聞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剛上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做實習保安的大二學生鄺藝年就做了一件很「帥」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暈倒在醫院門診大廳外。鄺藝年見狀,衝上前去將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沖向急診室。從發現到交接給醫生,只用了兩分鐘。據現場目擊者描述,事發5日上午十一時許,當時該患者正在門診大廳外,突然無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聞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隨著暑氣漸長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熱。在如今馬上入伏的情況下,想要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相關數據調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到江南等地帶,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30°C 。對於老年人來說,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很容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 天天要聞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葯明康德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剛剛結束,我們欣喜地看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葯研發領域迎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療法作為治療DMD的重要模式,相關偶聯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下一代療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滿足行業持續增長的研發需求,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