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營養狀況
為了評估居民碘營養狀況,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和全球碘營養聯盟 (IGN) 推薦 4 種碘營養評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4種方法均為地區碘營養的評估方法,而不適用於個人。
1、尿碘濃度 是目前常用的人群碘營養的評估指標,採用平均尿碘中位數。2018年《中國居民補碘指南》給出了基於尿碘中位數的人群碘營養狀況評價標準。兒童、普通人群尿碘中位數在100~199μg/L為適宜碘營養狀態。
2、血清甲狀腺球蛋白(Tg) 甲狀腺球蛋白是被認為是評價兒童和成人群體碘營養的敏感指標,尤其是碘缺乏,但不太適用於個體碘營養狀態的評價。在輕度碘缺乏下,Tg 是比TSH、T4和T3 更敏感的指標。相對於一次性隨機尿碘而言,Tg則更穩定。此外,甲狀腺球蛋白是反映 6~24月嬰兒碘攝入的敏感指標,其與碘攝入量呈U型關係。
3、甲狀腺體積 通過觸診和甲狀腺超聲方法檢測,是反映碘營養對甲狀腺功能影響的經典指標,反映長期碘營養的指標,存在主觀性。
4、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是反映碘營養對甲狀腺功能影響的指標,碘營養的不敏感指標,新生兒的應用存在爭議。
碘營養檢測方法
近年來,基於對個體碘營養的精準評價的高要求,對個體碘營養評價的指標的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更新了不同指標對碘營養評價的應用情況,旨在找到個體碘營養評價的最佳指標組合。
5、唾液碘 唾液碘濃度是近年來個體碘營養評價的良好指標,其變異性明顯低於尿碘濃度和尿碘排泄量。研究發現利用晚飯後的唾液碘評價個體碘營養效能優於隨機尿碘和24 h尿碘排泄,在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中,推薦採集下午兩點以後的唾液碘樣本。
6、血清碘 血清碘濃度作為碘營養評價的指標,可用於診斷甲狀腺疾病,並被認為是評估甲狀腺生物可利用碘的最準確和可靠的生物標誌,血清碘濃度過低時,碘缺乏和甲減的患病風險增加;血清碘濃度過高時,碘過量和甲狀腺毒症的患病風險增加,血清碘高於100μg/L被認為是甲狀腺疾病的危險因素。
7、膳食碘攝入量 膳食碘攝入量是評價個體碘攝入量的最直接指標。目前很多研究採用了碘專用膳食頻率問捲來評估個體膳食碘攝入量水平。然而,由於食物碘的分布特徵、個體飲食習慣以及膳食攝入頻率和估計膳食攝入量都是影響碘專用膳食頻率問卷調查信效度的重要因素。為提高膳食碘攝入量評價的準確性,不同地區需要根據當地居民飲食習慣和食物碘含量來設計地區特異性碘膳食頻率問卷,同時不同人群也需要根據各自的飲食特點和習慣對問卷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1、陳雯,郭文星,張萬起. 膳食碘參考攝入量修訂進展[J].營養學報,2022,(4):316-320 2、單忠艷.中國居民補碘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9,39( 4) : 34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