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視會遺傳,切勿掉以輕心

2023年07月17日16:52:08 健康 1423

(通訊員 崔麗)37歲的徐利(化名)和41歲的姐姐徐霞(化名),自幼遺傳父母的高度近視,姐弟的兩隻眼睛都不好,小時候看東西模糊不清,姐弟倆成年之前,先後都因為右眼病理性近視的發展失去了光明,僅靠剩下的左眼視力勉強生活!

屋漏偏逢連陰雨,二十年前,在高考前夕,弟弟徐利再次受打擊,他唯一的左眼突然看東西出現黑影遮擋伴視力下降,輾轉來到武漢大型三甲醫院確診為視網膜脫離,接受了幾次玻切聯合外路手術,算是保住了岌岌可危的視力。

近十年,徐利的視力越來越差,已經發展到在家靠「摸」,聽聲辨位,大大小小的事情幫不上忙,都靠老婆操持家裡屋外了。「感覺我跟失明沒有兩樣」,因為之前的幾次的手術,加上一直以來深受眼睛病痛的困擾,讓徐利對眼睛就醫產生懼怕,心裡產生深深的陰影,實在不願意再次走進醫院。

前段時間,姐姐徐霞突然左眼眼前出現黑影,視物遮擋,生怕這唯一的眼睛也出現問題,趕忙來到艾格眼科湖北總院,眼底病科的段淯平主任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徐霞從小看東西看不清楚的原因是因為她患有近2000度的近視,現在雙眼並發了嚴重的白內障,這次左眼出現的癥狀,是因為高度近視導致了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段主任向徐霞詳細介紹:我們的眼睛就好比照相機,視網膜就相當於照相機的底片,可以對圖像進行處理,再通過視神經傳導至大腦,讓我們能「看見」。而正常眼球的視網膜是一層柔軟透明的膜,位於眼球壁的內層,當視網膜脫落時,視網膜組織會由於缺乏供血供氧導致感光細胞功能逐漸喪失,如果不及時治療,最終導致不可逆轉視力喪失。而且時間拖得越久,視網膜脫落後還會導致眼球不斷萎縮,對外貌產生很大影響。

事不宜遲,段主任根據姐姐徐霞的情況,擬定了手術方案,順利的完成了左眼白內障切除+玻璃體切割+硅油填充視網膜複位手術治療,姐姐的視力從術前的光感的視力提升到了0.15,高興的說,這比我手術前看的還要清楚。也許0.15對於普通人視力不算太好,但對於一個視力喪失的人來說,這個0.15顯得如此彌足珍貴。

沮喪而來、開心而歸的姐姐徐霞,回家第一時間跟弟弟分享這個好消息,並且勸說弟弟,一定要去看一下眼睛,經過親人家屬反覆的勸說,懼怕看病的徐利這才鼓起勇氣,在妻子的攙扶下,來到艾格眼科湖北總院,找到段淯平主任。

不出所料,徐利也是高度近視,來就診時左眼視力僅剩光感,由於左眼已經多次手術,比姐姐嚴重的是,他的白內障更加嚴重,晶體核已經是棕紅色了,散瞳後眼底完全看不到,而且因為延誤了治療,左眼眼壓達到40mmHg,引起了繼發性青光眼。徐利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最近總覺得眼脹頭脹,我還以為是我沒有休息好」。

弟弟徐利的病情更加嚴重更加複雜,「他的視網膜脫離複位術後太久了,眼底情況完全未知,病理性近視決定他的眼底必然十分脆弱,視神經極大可能發生了萎縮,晶體混濁相當嚴重,手術發生意外的幾率大大增加,不過,他只要能看到一線光,就有一線希望!」

段淯平主任帶領團隊,預先設想了幾套手術方案,最終成功為徐利實施了後入路白內障切除+眼內激光+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成功切除明顯混濁的晶體,檢查眼底發現之前的裂孔沒有完全閉合,好在有激光斑圍繞,視網膜沒有進一步完全脫離,術中再次用激光封閉了視網膜上的裂孔,同時,為徐利植入了人工晶體。

術後第一天早晨,當護士解開紗布的一刻,徐利激動的說,「我能看得到了!」當天左眼視力達到0.1,術後第三天,徐利的視力,成功的從術前的光感提升到了0.3!這對於徐利來說,簡直太驚喜了。「段主任,我太高興了,昨天晚上我激動的整晚都沒有睡著,從我記事起,我從來沒有看到這麼清楚過!第一次看清楚我兒子長什麼樣子!」

段主任提醒廣大近視患者:高度近視(近視600度及以上),不僅會給生活帶來不便,還是引發多種致盲性眼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高度近視會遺傳,切勿掉以輕心 - 天天要聞

在眼病中,視網膜脫落總發病率約為0.7%,而高度近視人群出現視網膜脫落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約10倍。因為高度近視人群,他們的視網膜被「拉扯」得比較脆弱,如果受到外力影響,如坐過山車或做劇烈的體育運動、重體力活,就容易發生視網膜脫落。視網膜脫落早期不會產生明顯的不適感,很多人並沒有當作一回事,只有眼睛視力下降嚴重了,才會到醫院就診,這樣往往延誤了治療時機,導致永久性視力喪失的風險變大。
段淯平主任建議近視人群,尤其是高度近視人群,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這也是最好的預防眼底病的方式。如果出現以下癥狀,可能是視網膜脫落的前兆,一定要及時就醫。

1飛蚊症、閃光感

2眼前黑影遮擋

3視物變形,中心視力急劇下降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衛健委叫停「阿爾茨海默病手術」 - 天天要聞

國家衛健委叫停「阿爾茨海默病手術」

據南方日報報道,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通知》。根據這份通知,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對該技術進行評估,評估認為該技術處於臨床研究早期探索階段,適應證及禁忌證尚不明確,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質量循證醫學證據支撐。根據《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心臟代謝性疾病、骨質疏鬆、焦慮抑鬱、孕產期、圍絕經期人群如何運動有指引!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等發布運動處方共識 - 天天要聞

心臟代謝性疾病、骨質疏鬆、焦慮抑鬱、孕產期、圍絕經期人群如何運動有指引!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等發布運動處方共識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健康促進和慢病預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預手段。對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腎臟病、原發性骨質疏鬆、乳腺惡性腫瘤、焦慮抑鬱症等患者,以及處於孕產期、圍絕經期及絕經期等特殊階段的女性應該如何科學運動?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 天天要聞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半島網7月8日訊(記者 張家瑞)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在心內科學科帶頭人鍾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華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導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鄭強、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聲心動圖室許紅曉副主任醫師等支持下,心內科冠心病與結構性心臟病病區副主任、結構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 天天要聞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控糖不是犧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藝術。」【第一關】不控糖,生活隨時「斷電」!你有沒有試過:飯後血糖飆升,整個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來,才發現手腳發麻、眼花頭暈?這不是小問題。糖尿病不是簡單「少吃甜」就夠了,它像隱形炸彈,藏在每一口飯、每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聞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剛上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做實習保安的大二學生鄺藝年就做了一件很「帥」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暈倒在醫院門診大廳外。鄺藝年見狀,衝上前去將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沖向急診室。從發現到交接給醫生,只用了兩分鐘。據現場目擊者描述,事發5日上午十一時許,當時該患者正在門診大廳外,突然無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聞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隨著暑氣漸長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熱。在如今馬上入伏的情況下,想要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相關數據調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到江南等地帶,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30°C 。對於老年人來說,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很容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 天天要聞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葯明康德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剛剛結束,我們欣喜地看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葯研發領域迎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療法作為治療DMD的重要模式,相關偶聯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下一代療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滿足行業持續增長的研發需求,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