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起,國際勞工組織將每年4月28日定為「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並作為聯合國官方紀念日。設立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的目的,就是為了紀念死亡和受傷的工人,同時宣傳工作安全,避免和預防每一位從事勞動的工人受到傷害和患上疾病。
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
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每天,全世界有6300人死於職業事故或職業病,平均年死亡總數達到230多萬人。每年發生在工作崗位上的事故高達3.17億起,導致大量人員無法正常工作。
這就意味著全球平均每天要發生86萬場事故,每分鐘會發生603場事故。多麼讓人震驚的數字啊!這種日復一日的災難不僅耗費了巨大的人力成本,更使得惡劣的職業安全和衛生做法造成的經濟負擔在全球年均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高達4%。
當下常見災害性天氣安全防護小知識
安全的勞動環境、規範的工作程序、完善的應急處置機制、自身的安全意識……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先學習一下當下有哪些影響生產安全的常見災害性天氣,以及如何加強自身防護吧。當下影響生產安全的常見災害性天氣:大風、雷電、暴雨、高溫、冰雹、龍捲風、強對流……
no.1 大風加乾燥,注意防火防高空墜落
關鍵點:6級風
當下,風大加之空氣乾燥,是火災多發期。一般來說,6級風及以上禁止室外用火。大風可能引發或是加劇生產場所及其周邊的可燃物燃燒,大火蔓延加速,燃燒面積增大,撲救難度大。特別是用電、用火、用氣、危險品運輸等場所,要嚴格執行消防制度,合理配備滅火器材,消除火災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大風天高空作業危險性大,嚴重威脅勞動者的安全,當出現6級及以上的大風,應停止露天高處作業,不可為趕時間而冒險。高空作業應設置醒目的預防高空墜落的安全警示,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等。
no.2 降雨後遇暴晒,注意防倒塌防觸電
關鍵點:乾濕切換太快
持續性的降雨容易導致一些本來就不堅固的廠房等設施土質鬆軟、設備基礎鬆動下沉。降雨停止後如遇暴晒,加之溫差大,午間溫度較高,易導致本就鬆動的廠房和設備倒塌。一旦廠房和設備倒塌,觸電等事故極易發生。
降雨可能導致電器設施設備容易受潮,地面導電性增強,容易造成觸電事故的發生。觸電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勞動者接觸到帶電部件,電流通過人體造成傷害。如果將帶電部件用絕緣材料隔開,或將導線裝在大家不會接觸的地方,就可以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
no.3 雷電增多,注意防範雷擊事故
關鍵點:冷暖空氣「鬥法」
當下,氣溫不穩定,冷空氣與暖空氣交匯產生了雷電。雷電可能導致生產設施破壞、甚至威脅勞動者,特別是室外勞動者生命安全。
在易燃易爆場所應安裝避雷裝置,按規定定期檢測,做好員工防雷擊的培訓和教育,可以達到預防為主的目的,這也是避免傷害的前置程序。在生產中嚴禁雷雨天時在室外作業,規範電路安裝使用,加強用電管理等。當防雷接地與其它電路接地共同接地時,應嚴格按操作規程先斷開與其它接地的連接後進行檢測,不得違規操作,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
no.4 氣溫回升易「睏倦」,注意防範精力不集中
關鍵點:人體適應氣候的反應
春夏交換季,氣溫逐漸回升,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同時,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隨著天氣變暖,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地加大,導致內源氧缺乏,大腦的供氧量則顯得不足了。工作中處於「睏倦」狀態,會反應遲鈍,特別是處理緊急情況的應變力和反應力下降,從而給高空作業帶來很大安全隱患。
工作人員應該保障充足的睡眠,同時要保持高度警惕,確保安全操作,嚴防精力不集中產生安全事故。保障充足的睡眠並非是睡覺時間越長越好,根據自身情況,保障正常休息時間。
謹記安全生產知識,築牢生命防線
由於各行各業的工作環境、生產工藝和經營管理不同,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性和可能發生的傷害類型也就各不相同。再普及一下安全生產方面的基礎小知識,希望對避免發生此類傷害事故有所幫助。
no.1 辨識安全標識
禁止標誌的作用是禁止不安全行為。
警告標誌的作用是提醒人們注意周圍環境以避免可能發生的危險。
指令標誌的作用是強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採用防範措施。
提示標誌的作用是提供某種信息。
no.2 了解防護用品及用途
不同種類的勞動防護用品具有不同的防護作用:
頭部防護用品主要是安全帽,能使衝擊分散並使高空墜物向外側偏離;
呼吸器官防護用品主要是防塵口罩和防毒面具;
眼面防護用品主要是護目鏡和面罩;
聽力防護用品主要是耳塞或耳罩;
手和手臂防護用具主要是各種防護手套和袖套;
足部防護用品主要是安全鞋;
軀幹防護用品主要是阻燃或防酸鹼防護服;
高處墜落防護用品主要是安全帶、安全繩、安全網等;
皮膚防護用品主要是各類護膚用品。
使用防護用品前應認真閱讀安全使用說明書,確認其使用範圍和有效期限,熟悉使用、維護和保養方法,如有損壞或超過有效期限,絕不能再使用。
no.3 了解作業環境可能造成的職業危害
不良作業環境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三大類。
與生產過程有關的職業危害因素,如毒物、粉塵、高溫、高濕、熱輻射、輻射、噪音、振動和某些生物因素。
與勞動過程有關的職業危害因素,如勞動時間過長或缺少休息,勞動強度過大或安排不合理。
與作業場所衛生條件不良或工藝及設備有缺陷,如廠房狹小,車間布置不合理,通風、照明不良,防塵防毒、防暑降溫設備不齊全等。
no.4 維護務工人員的勞動安全權益
務工人員具有接受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預防工傷和職業病、依法休息和休假、拒絕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等權利,女工還具有月經期、懷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企業管理人員如果侵犯了職工的上述權利,務工人員可以提出批評、抗議,並向有關部門投訴和舉報。
編輯: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