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聚力破解沒有縣級中醫院,中醫藥優質資源總量不足且分布不均等體制機制性難題,4月17日下午,在2023年東莞全市中醫藥工作會議上,東莞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巧利給出答案。她表示,東莞將在綜合醫改總體框架下,統籌布局3-4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東莞衛生健康系統首次對外提出將建「區域中醫醫療中心」。
4月17日,2023年東莞全市中醫藥工作會議召開
全市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成中醫館
疫情防控大戰大考中,中醫藥特色優勢充分彰顯;中醫藥服務資源大幅增長,「頂天立地」中醫藥服務體系高位推進;中醫醫院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中醫藥發展後勁持續釋放,中醫藥文化產業多元發展機制逐步形成……東莞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過去五年,我市中醫藥工作成就顯著」,在現場講話中,張巧利這樣評價過去五年東莞中醫藥工作。
近五年,東莞中醫藥服務資源大幅增長。「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優質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服務資源總量和質量持續提升」,張巧利如是說。
數據顯示,到2022年底,東莞全市中醫醫療衛生機構351間、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數3148人、中醫床位數3105張、中醫診療量達667.5萬人次,較2017年末分別增長了162%、71%、44%、22%。全市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成中醫館,337個站點均可提供中醫藥服務。
與此同時,東莞已建成以東莞市中醫院為龍頭,東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虎門中醫院和其他綜合醫院中醫科室為樞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館為基底,社會辦中醫為補充,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去年,東莞以打造「15分鐘優質中醫藥服務圈」為改革切口,被列入廣東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試點城市之一。藉助建設示範區試點城市契機,東莞統籌力量集中解決中醫藥發展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在更高層次上推進中醫藥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中醫藥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基層中醫藥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提高。
堅持中西醫協同,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服務
如何譜寫東莞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篇章,奮力推進東莞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展望未來,東莞在奮力開創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局面。張巧利現場指出,要以促進傳承創新發展為方向,以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15分鐘優質中醫藥服務圈」為改革切口,深化新一輪中醫藥強市建設,奮力推動東莞中醫藥事業走在全省前列,「東莞市中醫藥工作要緊緊圍繞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品質醫療、溫暖服務、守正創新、協調發展』16個字的工作目標謀篇布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加快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中醫藥資源配置,堅持中西醫協同,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服務」。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如何聚力破解沒有縣級中醫院,中醫藥優質資源總量不足且分布不均等體制機制性難題?張巧利指出,東莞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在綜合醫改總體框架下,統籌布局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3-4家相當於縣級中醫院服務能力的新型鎮級中醫院;深化中西醫協同工作,探索建立中西醫協同城市醫療集團,形成「雙核驅動」的中醫藥改革發展的有效路徑。同時,要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館、中醫閣和中醫護理門診建設,提高高水平學科團隊的輻射力,形成以市帶鎮、鎮社一體、多元化發展、一體化管理的服務體系,打造「15分鐘優質中醫藥服務圈」。
今年,東莞將重點做好紮實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優化中醫藥健康服務供給、強化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中醫藥技術傳承創新、深化中醫藥文化傳播交流等五方面工作。其中,將紮實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建設新型鎮級中醫醫院,推進虎門中醫院新綜合住院大樓籌建工作,選取幾個中醫藥基礎較好的鎮級綜合醫院,向中醫醫院或中西醫結合醫院轉型,統籌布局區域中醫醫療中心。此外,還將強化中醫醫院建設,落實2022年度國家二、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工作要求,建立持續改進工作機制,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試點推進15個慢性病病種的中醫診斷、評估、健康指導。
采寫:南都記者 黃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