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者易患血栓?7個癥狀提示你血管可能堵了!

2023年03月11日23:41:10 健康 1663

血栓,說白了就是血液凝結成的血塊。血塊會像塞子一樣堵住血管的通道。通道堵塞,相關臟器得不到血液的滋養,會造成組織細胞的死亡,結果很多時候是致命的。比如血栓在腦部血管產生會導致腦梗死,血栓在冠狀動脈產生就形成心肌梗死,血栓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而且血栓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99%的血栓沒有任何徵兆。

新冠感染者易患血栓?7個癥狀提示你血管可能堵了! - 天天要聞

有研究顯示,近20%的新冠感染者會出現凝血功能異常,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更易存在凝血功能紊亂。2022年8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的研究也給出了類似的提醒: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比流感住院患者高60%~89%

那麼,血栓形成後,身體會有什麼癥狀?怎樣預防呢?

7個癥狀提示血管可能堵了

1. 單側腿或手臂腫脹

深靜脈血栓形成會使一條腿看起來比另一條腫脹,常見於小腿部位。血栓在靜脈中形成,血液迴流到心臟的通道堵住了,壓力會讓液體擴散到腿部組織進而引起腫脹。如果感覺小腿腫脹但目測無法確定,可以用軟尺定期測量比對一下。

2. 腿或手臂的皮膚是紅色的,皮膚表面有熱感

從肢體到心臟的血流量減少會增加對靜脈的壓力,使體液滲透到其他組織中,會讓皮膚表面看起來發紅,摸著發熱。

3.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心慌是肺栓塞的常見癥狀,有的時候也可能是唯一的癥狀。為彌補肺部堵塞而引起的缺氧,心臟要跳得更快才能代償,才能讓更多氧氣運送到身體組織,此時心率通常超過100次/分。

4. 單側胳膊或腿脹痛

血栓引起的炎症反應會讓手臂或腿部有脹痛感。這種疼痛可能並不明顯,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重。由於血栓變大,可能還會出現抽筋、疼痛、抽痛等不適。

5. 類似驚恐發作的表現

肺栓塞患者感到極度焦慮的現象並不少見,包括頭暈目眩、瀕死感等。

6. 胸部劇痛

有些肺栓塞患者在咳嗽或深呼吸時,感覺胸口有突然襲來的劇烈的銳痛。這種感覺和心臟病發作時引起的胸痛還不太一樣,心臟病發作引起的胸痛通常為鈍痛,有憋悶感。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警惕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發生。

7. 咯 血

血栓會造成炎症和液體堆積在肺部,導致咯血。但肺炎、肺癌患者也會咯血,需要加以鑒別。

血栓的藥物治療: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以及纖維蛋白溶解藥

一旦確診為血栓,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即外科手術和藥物治療。外科手術需要醫生個體化評估,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常見的藥物治療方案。

常用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針對凝血系統和血小板兩個環節,分為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和抗凝藥物(如肝素和口服抗凝藥物等)。

如果真正需要用藥,建議大家在醫生的指導下來使用,不建議自行用藥。

血栓的藥物預防和生活方式預防

事實上,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到下面這些預防措施。

1. 經常起身活動

長期久坐不動,易誘發血栓,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使用電腦1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身體。

2. 多走路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本身不愛運動的人,可以通過散步等相對溫和的運動來預防。

新冠感染者易患血栓?7個癥狀提示你血管可能堵了! - 天天要聞

3. 飲 食

預防血栓,可以適量食用黑木耳、生薑、大蒜、洋蔥、紅薯、燕麥、山楂等。這些食物都是「天然阿司匹林」,有清潔血管的作用。多食富含維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等「重口味」食物,以免血液變得黏稠,加重血流負擔。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少油膩;多蒸煮,少油炸。

4. 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是血栓發生的高危人群。血壓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保護血管,預防心、腦、腎損害。

5. 戒 煙

研究發現,吸煙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因此,及早戒煙是保證血管健康的關鍵,還要注意遠離二手煙。

6. 舒緩壓力

血栓的發病人群越來越趨向年輕化,這跟現在社會上年輕人壓力大是分不開的,家庭壓力、工作壓力等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增加血栓的發生風險。要盡量勞逸結合,用各種辦法緩解壓力。

7. 不熬夜

熬夜容易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建議大家要規律作息。

8. 堅持運動

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還能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代謝掉。健步走、慢跑、爬山等有氧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9. 保持心情愉悅

研究發現,愉悅的心情可以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讓血液循環更順暢。心情放鬆時人的血壓也相對穩定。生活中應儘可能保持樂觀、豁達、開朗的心態。

10. 定期體檢

養成定期體檢的健康習慣,關注自身體重、腰圍、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並將其盡量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一旦指標有異常,第一時間諮詢醫生,積極干預和治療,將潛在隱患降到最低。

即使檢查出血栓嚴重,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手術治療,在微創手術下能夠做到痛苦少,恢復快,危險係數低,大家不必過度擔憂。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撰文:劉子琦(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藥師) | 編輯:大 V
本文節選自:《醫食參考》雜誌2023年3月新刊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醫生:出現這4種異常,建議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醫生:出現這4種異常,建議及時就醫

腸癌通常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它的早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晚期卻只有13%左右很多人可能並未意識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身體表現如便秘、腹瀉、便血等其實可能是腸癌發出的早期信號警惕腸癌的4個典型表現腸癌早期癥狀常被忽視,了解其早期信號對及時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以下是幾種常見且需警惕的腸癌早期信號:腹瀉:健康人...
熱熱熱!廣州將「下開水」!「桑拿天」防中暑指南來了 - 天天要聞

熱熱熱!廣州將「下開水」!「桑拿天」防中暑指南來了

熱熱熱!近日,「桑拿天」席捲全國廣東也「不甘落後」進入持續高溫悶熱天氣與此同時社交平台出現多個與高溫炎熱天氣的詞條」高溫悶熱天氣防中暑指南「「澡堂子一樣的天氣」「熱死人不是開玩笑」等熱搜的熱度不斷攀升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除了炎熱高溫持續「攪局」,颱風也來「湊熱鬧」。5日凌晨2時,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
馬齒莧真能清肝毒?別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馬齒莧真能清肝毒?別被忽悠了!

最近朋友圈都在瘋傳馬齒莧能"40小時清除80%肝毒",搞得這野菜價格蹭蹭往上漲。我家樓下菜市場,原來5塊錢一大把的馬齒莧,現在居然賣到20塊!這到底是真的養生神器,還是又一個營銷噱頭?馬齒莧確實是個好東西先說句公道話,馬齒莧確實不賴。
病菌超標2000倍,雲海餚CEO認罪新加坡食物中毒案 - 天天要聞

病菌超標2000倍,雲海餚CEO認罪新加坡食物中毒案

近日,南都記者了解獲悉,位元組跳動新加坡員工食用雲海餚後中毒一事迎來最新進展。新加坡國家法院庭審顯示,雲海餚首席執行官呂志韜就食物中毒一事,當庭代表公司認罪並將承擔法律責任,其承認的兩項罪名包括《環境公共衛生(食品衛生)條例》,和《環境公共衛生《食品銷售法》。該案件將延期至7月17日宣判。就位元組跳動員工...
【免費用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注意!兩款3期臨床試驗正在招募,多項福利可享! - 天天要聞

【免費用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注意!兩款3期臨床試驗正在招募,多項福利可享!

強直性脊柱炎開始招募啦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等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常伴隨腰背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目前,兩款針對成人活動性強直性脊柱炎的Ⅲ期臨床試驗正在全國多中心開展,符合條件的患者可免費使用研究藥物、享受專業醫療服務及相應補助。以下是詳細信息:項目一:重組...